2011年9月24日

2011年9月23日

第二期 專題|台灣獨立音樂|專題前言

本期專題:作樂無悔----台灣獨立音樂的勞動與生存

大約從1990年代的下半,台灣的獨立音樂文化開始興起。相關的文化實踐現象包括獨立樂團和創作的迅速增加、大型音樂祭活動的擴大、live house的陸續興起,以及獲得來自主流評價體系的肯定等。發展至今,玩團、聽live、迷群結社、樂評書寫等,已經是許許多多大學生,甚至是高中生的日常文化經驗了。

不過,「日常化」並不代表獨立音樂這個部門的種種物質條件和基礎建設也已經隨之穩固。事實恐怕正好相反。今年五、六月間女巫店等live house經營危機爆發,引發獨立音樂工作者與愛好者的關切;但回頭一看,這幾乎是獨立音樂圈不斷出現的場景,也具體而微地對照出台灣獨立音樂環境的種種有待解決的困境。本專題從獨立音樂工作者的現身說法開場,接著分別就展演環境、法令政策、宣傳企畫、市場動態等方面,勾勒、批評和檢討台灣獨立音樂的發展狀況。希望喜愛獨立音樂的朋友們除了聽和看以外,也來讀一讀、想一想。

第二期 共國際|東北大地震的災難報導與傳播

林怡蕿[1]

有如海中魔鬼般的海嘯迎面而來,吞噬沿岸的屋瓦農田和機場,只留下殘柱片瓦和滿地瘡痍。被沖上公民館頂樓的巴士,橫躺在馬路中央的貨物郵輪與漁船,福島核能發電廠氣爆後殘缺不全的建屋外觀,驚慌又無助的眼神……2011311下午246分日本東北發生規模九的大地震,通過電視報導,許多人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一起迎接這些衝擊每一條視覺神經的畫面。

第二期 共民間|「不怕!」的背後─阿美族阿福的遷徙與勞動故事

[崁津部落生命筆記本]
大家總說阿美族「樂天知命」,但現我在阿福這個不斷流浪、遷移的阿美族人的身上,看到「樂天知命」背後,有著生活的鑿痕。

每次看到阿福和阿茹,總是搞笑地說著以前的故事,逗得朋友們捧腹大笑、眼淚直流,有他們在就有笑聲在。現在說起來雲淡風輕的故事,背後卻道盡驚悚與辛苦。

「唉呦,都已經這麼苦了,幹嘛還一直說呢?」阿福說著。

是啊,都已經這麼苦了,所以才更要快樂的活著…

第二期 共影評|維護現狀、鞏固體制的電影政治――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與《非誠勿擾2》

郭力昕

為什麼要談馮小剛?做為中國賀歲大片第一人、與極為成功的商業導演,馮小剛的電影有什麼問題、為何值得討論?這是「藝術電影掛」的一種排斥娛樂片、或看不得別人以電影賺錢的意見嗎?

第二期 共書評|人、鬼、錢:從《鬼太郎之妻》淺談日本漫畫與文化勞動

魏玓

台灣的有線電視日本台在六月播出了日本公共電視台NHK的日劇《鬼太郎之妻》,這部由當紅偶像演員向井理主演,描述創造出鬼太郎這個著名漫畫角色的日本妖怪漫畫大師水木茂(筆名,原姓武良)生涯的連續劇,在日本頗受歡迎,據說在台灣的收視率也不錯。這部日劇其實是改編自水木茂妻子武良布枝(原姓飯塚)的同名回憶錄,搭配日劇的播出,這本書的中譯本同一時間也在台灣上市。

第二期 共觀點|東原國中一日誌--兼談另一種紀錄片的社會實踐

唐士哲

MJ開著他那輛二手發財車,帶我進入東原國中的校園時,一場辦桌午宴正要開始。這天,東原全校師生在新蓋好的、有屋頂的籃球場上,迎接台北東區獅子會的叔叔阿姨們到來。由獅子會出資,幫籃球場加蓋遮陽屋頂的工程剛剛竣工。東原的黃校長邀得獅子會成員南下,與師生們見面。全校老師加學生才150多人。在籃球場上,學生們嘰嘰喳喳的共享難得的辦桌餐宴。席間,東原的鼓隊、跆拳道隊、以及長笛團陸續上場,帶來餘興節目款待嘉賓。鑼鼓的喧囂、跆拳道小選手們上演飛踢時現場驚呼連連,沖淡了這個稍嫌官式的獅子會捐款餐宴。

第二期 共觀點|通傳會與文化部的功課:創新傳媒改革

馮建三

2012年以後的世局,即將進入另一番氣象。台灣、中國、美國、南韓、德法義西等國都要大選或換屆領導。在台灣,傳媒改革已經陸續登場,無論是613完成立法的《文化部組織法》,或是部分條文修正過關的《無線廣播電視法》,以及16日司法院首度為「新聞自由」議題召開憲法法庭的釋憲辯論,其後續效應就要逐年浮現。


第二期 專題|台灣獨立音樂|報導六:野台開唱的崩世光景

趙丹瑜

  野台對樂迷而言,是其他音樂祭所不可取代的,尤其兒童樂園式的城市擁擠感以及音樂性,更是新世代野台樂迷獨有的經驗。這樣一個音樂祭也成為現代各個孤島異中求同的短暫聚集儀式,為這群人標記著夏天的遊樂園時節。
 
  這種十年前難以想像的光景,亂彈主唱阿翔那一聲樂團時代標語早已經過幾輪的翻轉,這十年間台灣樂團消長及主流、獨立音樂界線模糊的命題也不斷顛覆歷史,淹沒在滿山樂迷的激動汗水裡。


第二期 專題|台灣獨立音樂|報導五:每位(成功或不成功)歌手的背後都有他們----唱片宣傳的身影

訪問  鄭凱同、林玉鵬
撰稿  蔡蕙如

唱片宣傳做什麼?

唱片企畫宣傳這份工作通常帶給一般人神秘的想像…

我們要不從未想過他們(身影極少出現在我們的視線範圍內,因為我們僅專注在光鮮的藝人身上);要不然就是聯想到隨身保鑣或褓母的形象(還記得夏禕因媒體炒作而成眾矢之的,她的宣傳出面力擋攝影機的新聞畫面;或是談話綜藝節目的藝人無意間提及,使鏡頭偶爾帶到站在錄影現場邊緣的唱片企宣,就像是母姐會上站在教室後方注視自己孩子一般的緊張神情)…事實上,當我們進一步來看唱片企宣在龐大的唱片/娛樂產業下,他們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二期 專題|台灣獨立音樂|報導四:埋練團室種子 開出獨立音樂的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音樂排練室現況

卓曉青

文建會練團室政策自(請見表一)2008年實施以來,已經超過三年,然而,座落於台中市「TADA」(原名台中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後改為「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內的練團室,嚴格來說並未正式啟用。政府規劃該園區的功能多樣,園內新舊設施交錯,多座歷史建築正在進行變身,修建工程馬不停蹄,預定3年內(2013年)全區開放。不過練團室的部分因為建築物消防安全設備檢測執照至今未能取得,練團室政策的推動,實際上已經停擺。

第二期 專題|台灣獨立音樂|報導三:開往中國的慢船—林生祥中國巡演的經驗及啟示

簡妙如

528,下午三點在彰化藝術館戶外廣場。陽光仍刺眼,突然響起潺潺流水般的吉他及歌聲:「一塊木板權當桌,藤椅樹影庭前坐」,烈日下彷彿移來了樹影,每個人都平靜而舒暢了起來。這是生祥在當天的《賴和音樂節》,正彩排演唱去年底《大地書房》專輯裡的歌曲-〈大地書房〉。但這次採訪倒不是為了報導彰化與賴和,而是生祥四月下旬剛回來未久的一趟演出──中國巡演

中國市場的誘惑與救贖?

近幾年來,台灣流行樂壇的歌手到中國開演唱會,已不是新聞。這個大陸現場演唱的市場,由主流大廠的流行巨星(如雙J、張惠妹,先前的「縱貫線」等)、蔓延至獨立廠牌中的創作歌手,包括陳綺貞、張懸、盧廣仲,都有在內地凝聚千人以上、甚至萬人開唱的市場實力。那麼更為小眾的獨立音樂人或樂團呢?近幾年台灣獨立樂團如熊寶貝、前自然捲的魏如萱等,都已引發對岸「小清新」族群(內地走小資風情的文藝青年們)的興趣與追逐。一場三百人上下的live house演出,已成為眾多台灣獨立樂團躍躍欲試的試金石。加上大陸幾乎沒有正版唱片的銷售市場,在廣大中國沿海城市巡迴的live演出,彷佛是唯一的可能。或許,更是救贖般的誘惑(見表一)。

第二期 專題|台灣獨立音樂|報導二:八爪法令纏身 Live House無間輪迴

鄭凱同

今年五月二十二日(週日)午後,不少喜愛樂團音樂的青年(與中年)聚集在台中二十號倉庫,參加「我們需要基層的聲音」音樂會與「搶救文化搖籃說明會」, 其中不少人響應主辦單位的邀約,身穿白色T恤,身上貼著“Need The Voice”貼紙,一起為live house發聲。活動的發起人為台中「魚骨」live house的負責人張大表示,台中「阿拉」Pub大火後,台中市政府聯合稽查大隊展開全面稽查,認定「魚骨」違法,因此被迫暫停營業。原本打算就此作罷,但在許多朋友的鼓勵下,決定舉辦活動、串聯樂團,凸顯台灣live house業者共同的結構性困境。


第二期 專題|台灣獨立音樂|報導一:獨立音樂路迢迢 攜手並行 不必孤單----獨立音樂工作者專訪

訪問/簡妙如、劉昌德、林玉鵬
記錄整理/林玉鵬

前言

本期獨立音樂專題,《共誌》以焦點團體訪談的方式專訪了五位獨立音樂創作者。從這群「玩音樂、做音樂」的獨立音樂工作者對話的火花,看見他們在台灣當前的音樂產業生態中,如何想像、磨合、反思自己身為一名「音樂創作者/工作者」的不同角色間的流轉。並且透過「行動者-產業結構」互動的過程中,觀察音樂產業勞動狀況、台灣音樂創作環境、市場機制、展演場地、公部門補助等問題,如何體現在這些樂手的生活景況。

2011年9月11日

[HOT]第二期共誌擺放地點

南部索取地點

嘉義中正大學傳播系、藝文中心、書店
嘉義燦爛時光ca'fe
中山大學傳播系
豆皮咖啡館
成功大學台文系
台南藝術大學(九月)
東部索取地點

東華大學族群傳播系
花蓮市區璞石咖啡館
台東南島社區大學
中部索取地點

中台科技大學
靜宜大學傳播系
東海和平咖啡館
魚骨
北部索取地點
唐山書店
多鬆ca'fe
鹹花生ca'fe
茉莉二手書店師大店
Café Philo淡江大學傳播系
淡水有河book
文化大學新聞系
世新大學傳播學院
政治大學政大書城
台灣大學活大(請洽意識報)
輔仁大學心理系、傳播系
師範大學傳播所
交通大學客家與傳播學院、清華大學

第二期 │ 目錄

2011年7月13日

2011年6月8日

2011年6月7日

創刊號 共國際|北京花系列| 好一朵想像的茉莉花

張花花

什麼事情到了中國都會變形,「茉莉花革命」開到中國的結果,只開在了共產黨心中,而且綻放得相當「強烈」。

從網路發起的兩次茉莉花革命中國版,在2月20日、27日以「便衣比示威者多」的慘劇收場。在北京王府井現場,兩次「革命」只聚集了數十人參與,並吸引成千上百的逛街民眾圍觀看熱鬧,另有層層便衣警察包圍。根據外電新聞引用目擊者的說法,數名「革命人士」當場遭到逮捕。

創刊號 共民間|崁津部落生命筆記本| 蓋了這麼多房子,我只想有個自己的家


採訪撰稿 林小豆

「弱勢是處境,不是本質。」這是顧玉玲在談《我們》這本書中提及的。但處境要如何描述?「我們」該如何型塑?推著阿嬤的外籍移工、打板模的原住民工人、在街頭打游擊的公娼阿姨、養家活口的拖板車司機…從生命故事出發,看到一種屬於生存的樣貌──我們的樣貌。
幾個學生,帶著不同的社會參與脈絡,在崁津部落相遇,從當初的拆遷抗爭與土地議題中認識部落,到今天,更扎扎實實的走進部落,認識部落裡的族人。此刻開始,真正面對到的,是面前那活生生的,但從不被看見的人。


     看見生命,看見差異與連結,當學生與崁津部落相遇時,當「我們」更靠近時,這不僅僅是在訴說他們的故事,同時,也是「我們」的故事。

崁津部落總幹事阿忠的生命故事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五:不要再一個人過生活…


構連校園與社會的台大《意識報》

採訪撰稿攝影/蔡蕙如

  在一個諾大的社團辦公室,好幾位熱情但有些靦腆的年輕人相互交談。這是每周三晚上的編輯會議時間,參雜著退休社員、現任幹部、熱血社員與第一次來參與的同學,全都圍在一大方桌前,細細道來關於《意識報》和他們之間的故事。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四:即使在網路時代,電視還是很重要!


網路平台上浮現的媒體改革新聲「公青團」

採訪/魏玓、林玉鵬、蔡蕙如  撰稿/魏玓

  去年九月底,大約就是在公共電視一年多來無休無止的內部治理紛爭達到最高峰——公視董事會決議解聘總經理馮賢賢——的時候,也是整個社會對於公視現況愈來愈莫名其妙,而檯面上的媒改團體也從不滿、憤怒演變到某種無言以對的狀態之際,新興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簡稱FB)上出現了一個以「這是公視?這是公事!」為名的粉絲團,以呼籲社會注意公視問題、促進公視改革為訴求,在短短一、兩個星期內就獲得了超過兩千個「讚」(粉絲)。建立這個粉絲團的是幾個當時上大學還不滿一個月的大一新生,他們稱自己叫「公青團」。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三:在思辯中青春


「青年議會」裡的北一女青年

採訪|郭力昕、蔡蕙如
撰稿|郭力昕

去年歲末的一個星期二下午,我隨著北一女中新社團「青年議會」副會長陳羽禪同學的引導,來到她們社團課的教室裡。高二的會長宋宋昀蓁同學已經站在講台上,帶領著大約二十來位社員,開始進行模擬聯合國會議的議事規則說明與程序練習。宋昀蓁先仔細介紹「英國青年議會」(UKYP)的議事規則,之後社員以「國光石化」讓白海豚面臨滅絕的發展vs環境議題,做為當天練習議事的主題材料。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二:讓媒體改革變得樂觀


「傳播學生鬥陣」的媒改實踐

採訪、撰稿/林玉鵬
攝影/張時健、蔡蕙如

  傳播學生鬥陣,簡稱傳學鬥,堪稱壽命最長的學生媒體改革團體。1993年幾位政大新聞所研究生組織成立讀書會做為前身,於1994年九月成立,以「改造傳播媒體,進而改造台灣社會」為成立宗旨。當初的成員將傳學鬥設定為一個跨校性的學生組織,希望集合台灣各傳播相關系所的學生,企圖針對跟他們的專業學習最直接相關的領域----媒體----進行改革。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一:抗議不拘形式,社運就是生活


從烏鴉邦飛進社運圈的江奕翰與周于萱
採訪、撰稿/鄭凱同  攝影/韓君岳

  他們的大學生活「很不大學生」,他們的言談也散發著一股有異於同儕的成熟與現實感,從烏鴉邦、輔大黑水溝社、高科技冷血青年到三鶯部落反迫遷行動小組,江奕翰與周于萱已經累積了不少參與社會運動的經驗,對於社會現狀也自有一套看法,然而這些知識都不是從大學課堂或看《大學生了沒》學來的,而是從一次又一次的社會實踐中不斷反思,進而淬煉出來的。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以行動的文化標誌台灣的驕傲


郭力昕


從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世界各地的青年,以堅定、持續的集體力量,干預、改變著他們各自國家裡的政治問題,甚至推翻長期專政的獨裁者。從北非的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到中東的葉門、巴林、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到中國各地,「茉莉花革命」的效果仍在發酵或延燒;從去年底英國與義大利學生反高學費政策的激烈抗爭,到今春美國的威斯康辛州,成千上萬的地方政府雇員、工會成員、與停課的教師學生,於州議會前進行持續的示威,抗議該共和黨的州長大砍預算並取消工會的集體談判權。

創刊號 共影評|黑天鵝、波曼與電影的政治經濟學

魏玓

「完美我感覺到了完美。」這是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在《黑天鵝》(Black Swan, 2010)一片最後一幕的最後一句台詞。波曼在這部電影中飾演紐約芭蕾舞團的舞者妮娜(Nina),獲選為舞團新版《天鵝湖》的女主角,將一人分飾白天鵝和黑天鵝兩角;然而她被舞團總監批評,詮釋溫柔美麗的白天鵝游刃有餘,卻無法掌握黑天鵝的放蕩和性感。對自己要求完美的妮娜,在過度關愛的母親、跋扈威權的總監,以及新來乍到但顯然就是黑天鵝一角化身的新舞者莉莉之間周旋,努力尋求突破。不過隨著登台的日子愈來愈近,她的壓力也愈來愈大,大到難以承受。妮娜究竟能否成功演出?這裡不能說。但我可以說的是,波曼的演出,幾近完美。

創刊號 共書評|怎樣「反叛」,如何「抗議」? 試論「搖滾樂改變世界」的政治想像

張世倫

作家張鐵志於去年推出新作《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U2的抗議之聲》(以下簡稱《時代的噪音》),探究搖滾樂、行動主義(activism),與激進政治的可能連結。在台灣的出版脈絡裡,該書可謂意義非凡——它是第一本聚焦於西方(主要是美國)音樂人政治參與的中文專書。本文旨在分析《時代的噪音》的內容要旨、事實陳述與寫作特徵,並試圖商榷「搖滾樂能否改變世界」論述的適切性[1]

2011年6月6日

創刊號 共樂評|瞥見兩岸搖滾青年的電光火石: Carsick Cars vs. 八十八顆芭樂籽

簡妙如

如果對大陸搖滾歌手仍停留在崔健、竇唯/張楚、左小祖咒的記憶,這可能是件還不太青春的事。剛結束的台北市官辦免費音樂活動-第六屆《吵年獸音樂節》,安排了五十多組台灣獨立樂團的演出,竟有一組夢幻名單合前後同台出現:Carsick Cars、八十八顆芭樂籽。喔,Carsick Cars,這個把我從老派中國搖滾叫醒的北京噪音搖滾團,與去年推出第三張專輯《比獸還壞》而愈為活躍、有氣勢的台灣資深龐克團排在一起,真是太上道了!

創刊號 共觀點|仇恨韓國人.成為韓國人

劉昌德

去年底因為跆拳道國手楊淑君在廣州亞運的「失格」事件,使得「仇韓」一度成為台灣社會的全民運動、或者至少是全民的表演舞台。但事隔三個月之後,韓國流行偶像依舊大受歡迎,楊淑君在國際運動組織的訴訟,則從「國家」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共業、降格為國內體壇「漂亮寶貝」的個人清白之爭。

創刊號 共觀點|節節敗退的國家機器高唱凱旋:觀察2010年傳媒現象

馮建三

去(2010)年傳播業界的各種事件,愈來愈重要的網路與影音視頻,所受青睞持續增溫,但最多目光仍然集中在傳統的視聽部門。

公廣集團,無線、有線電視與衛星頻道及數位化議題,再至地下電台,以及台灣電影製片業的前程,無不輪番上陣,有些盤據整年,有些定時現身,藕斷絲連。平面傳媒當中的報紙,似乎少見聞問,與此對比,中正大學師生年底聯合推出的《新聞業的危機與重建:全球經驗與台灣省思》,集中探討報紙(及其衍生各種傳播內容的生產)與民主社會的連動關係,彌足珍貴。前書出版未久,適巧另有報紙記者承受(政府)置入行銷折磨許多年以後,不再雌伏而辭職抗議,報紙(與電視)又在被動之下,進入輿論的探照。

2011年6月1日

關於我們

《共誌》創設於2011年,是一本以媒體/文化批判為主的獨立評論雜誌,關懷在地公共議題及文化活動,提供深度分析社會脈動的評論及報導,希望提供讀者不同於主流的觀點。《共誌》每期於大專院校、獨立書店與藝文空間提供免費的限量紙本索閱,接下來即將在Taz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上架。


發行單位


媒體改造學社(簡稱「媒改社」)創立於於2003年,參與成員涵蓋學術圈、新聞界、社運團體等立志改善本地媒體環境的各界人士。目標在於改造台灣媒體結構、提升全民媒體素養、保障傳播從業人員工作權,以及健全本土傳播生態。
網址:http://twmedia.org/


聯絡我們


若需要進一步詢問或任何合作,歡迎來信詢問。
信箱:common.magazine2011@gmail.com


投稿共誌

我們歡迎對媒體文化有熱誠的您投稿共誌,請以email來稿,字數為1000~2000字,若決定刊登會通知作者,雖然沒有提供稿費,但會送一本共誌感謝您。


版權聲明


《共誌》文章採創用CC授權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以及修改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若使用者修改該著作時,僅得依本授權條款或與本授權條款類似者來散布該衍生作品。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2011年5月3日

我「們」好想早點看到共誌之……高中社團篇


WHERE ARE YOU ?

COMMagazine is waiting for you!!!


各位高中年輕人們好(依然朝氣貌):

共誌非常希望有機會與高中社團交流,並且歡迎全國各高中職學校社團來信/留言索取共誌。

eamil:commagazine.editors@gmail.com
並且請回覆以下訊息,做為我們彼此認識的第一步。

1.學校名稱、社團名稱
2.社團性質與活動(總而言之就是「平常社團都在做些什麼呢?」)
3.希望索取幾本共誌(希望你們廣發給更多人閱讀)
4.地址、收件人、收件人email、收件人電話(這是最重要的,否則共誌將會石沉大海)


我們將盡可能地將共誌寄給各社團,但因為印量有限,若無法寄送,將以pdf檔代替。

我好想早點看到共誌之……目錄篇



各位朋友們,好(大聲開朗貌)

實體共誌正在陸續補貨中,有鑒於已有上萬封信湧入編輯室信箱,希冀一見目錄真面目,故特別推出此文〈我好想早日看到共誌之-目錄篇〉,希望能排解各位對共誌的期待情懷。

註:一萬封信是假的。


共觀點 

節節敗退的國家機器高唱凱旋
仇恨韓國人成為韓國人

共專題:行動文化、文化行動
抗議不拘形式,社運就是生活:從烏鴉邦飛進社運圈
讓媒體改革變得樂觀:傳播學生鬥陣的媒改實踐
在思辨中青春:青年議會裡的北一女
網路平台浮現的媒體改革新聲:公青團
不要再一個人過生活:構連校園與社會的台大意識報
以行動的文化標誌台灣的驕傲

共評論

[書] 試論「搖滾樂改變世界」的政治想像
[樂] 瞥見兩岸青年搖滾的電光火石
[影] 黑天鵝與曼波


共民間 
崁津部落生命筆記本:阿忠的故事


共國際 
北京花系列:好一朵想像的茉莉花

線上翻閱版

2011年5月2日

《共誌》索取地點



北部地區


[基隆]

丸角自轉生活咖啡|基隆市仁愛區孝二路28號
德佈咖啡|基隆市信義區崇法街12號

[台北]

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政治學系、社會學系、勞工研究所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影像傳播學系、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文化大學|新聞系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
台灣大學|新聞所

小藝埕ArtYard|台北市民樂街28號
小小書房|新北市永和區復興街36號
田間書屋農藝客棧|新北市林口區嘉寶里寶斗厝坑49號

[桃。竹]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ThERE CAFE & Live House|桃園市復興路454號地下室

中部地區

[台中]

靜宜大學|傳播系
東海書苑|台中市西區五權西二街104號
小路映画|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1段71巷3弄5號
默契咖啡|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港路二段60-3號
浮現藝文展演空間|台中市龍井區新興路55巷12號

[彰。投]

阿里曼人文咖啡館|彰化縣芬園鄉嘉東街557巷138號
賴和紀念館|彰化市中正路一段242號4樓
小鎮故事館|南投縣竹山鎮中山里頂橫街1號

南部地區

[雲。嘉]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
虎尾厝沙龍|雲林縣虎尾鎮民權路51巷3號
洪雅書房|嘉義市長榮街116號
國王。蝴蝶。秘密基地|嘉義市建成街22巷27號
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市北興街37-10號

[台南]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動畫研究所
國立台灣文學館|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高。屏]

中山大學|傳播學系
豆皮文藝咖啡館|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131號2樓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高雄市美濃區廣林里朝元95號
高雄市電影圖書館|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10號
屏東縣恆春鎮立圖書館|屏東縣恆春鎮天文路3號

東部地區

[宜蘭]

The Wall 賣捌所|宜蘭縣宜蘭市康樂路38號

[花蓮]

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
樸石咖啡|花蓮市明禮路8號
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花蓮縣花蓮市中美路81號

[台東]

晃晃二手書店|台東市新生路503巷8號
鐵花村|台東市新生路135巷26號

離島地區

鶵鳥藝文空間|澎湖縣馬公市中正路5巷38號


《共誌》發刊文

這是一本全新的媒體/文化批評雜誌。

這本雜誌的目標讀者是十六歲到二十六歲,對於媒體/文化的進步改革有著熱情和激情的年輕人,以及對於媒體/文化的進步改革保持熱情和激情的十六歲以下和二十六歲以上的所有人。

出版這本雜誌,是一場媒體/文化改革的實驗。實驗結果雖難以預料,但我們確定:

這不是一本學術雜誌。我們不希望雜誌內容有太多讓人望而生畏的學術專業成分,但我們希望學術背景和資源能夠幫助我們對當代的媒體/文化現象提出批判性的觀點和分析。

這不是一本藝文雜誌。我們不希望雜誌內容有某種菁英文青的刻意姿態,但我們試圖提供深度的、建設性的,以及能夠跟媒體/文化產業和整體社會脈動發生關係的書評、影評、樂評與各種文本評論。

這不是一本宣傳雜誌。我們不希望雜誌內容只是單面向的媒體改革教條或老調,但我們意欲透過對於國內外媒體/文化生態、政策、人物和改革案例的報導與解讀,為所有關心台灣媒體/文化的人們提供思考泉源和行動力量。

對於關注和投入媒體改革多年的我們來說,這也是一條新的運動路線。我們企圖:

建立新的進步學術與年輕公民的關係。媒體改革不只是學術專業內的事,而應該是所有公民的事,我們尤其期待於年輕公民。我們期許自己扮演有機知識份子,避免學術專業的高高在上,與青年朋友站得更近,彼此學習,共同思考,一起行動。這是「共」的第一層意思。

開發新的媒體/文化改革論述。我們始終相信,資源分配與公共干預是媒體/文化改革的關鍵,但我們也認為,改革議題和改革火苗無所不在。我們希望以多元視角開啟更廣泛的社會傳播溝通(COMMunication,也讓青年朋友自己說話(閩南語發音「共」),使新的媒改論述得以萌芽、成形,也為民間自發或潛在的青年改革行動者培力。這是「共」的第二層意思。

    創造新的民主媒體環境與文化。媒體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建設與發展以服務公眾為宗旨的媒體系統,促進台灣社會邁向真正的民主。我們期待,並將致力於一個民主的、共享的、公共的文化在民間生根茁壯。這是「共」的第三層意思。

    於是我們創刊《共誌》(COM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