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

第十期 共專題 │ 臺劇新(拉)契(警)機(報)問卷大調查Part1

觀眾良心建議問卷調查結果Part1
問卷製作、分析/戴裕蒨   撰文/魏玓 圖/吳悅萍
(小提醒:點圖可放大)

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中,好幾部叫好又叫座的臺劇,好像讓人看到了臺劇的新契機,但是關心臺劇的人卻也知道,環境其實相當糟糕險惡,這些偶而出現的好戲,也許只是長期積弱的短暫回春?甚至可能是另一種警報!
還有人說,《麻醉風暴》帶起了「職業劇」或「類型劇」的風潮,在日、韓職業劇的長期優勢下,臺灣的職業劇該怎麼走出特色?觀眾最喜歡哪一位演員來擔綱大任?本期《共誌》專題「臺劇新(拉)契(警)機(報)」網路問卷調查,邀請喜歡看電視劇的女女男男們,表達他們對臺劇現況和未來的意見,親自診斷臺劇的問題!

第十期 共專題 │ 肝與血之歌 與三位「臺劇衝鋒隊」隊員的午後對談

採訪、撰文/魏玓
圖/《16個夏天》、《落日》、《麻醉風暴》粉絲頁

最近一年多來,臺劇好像有一點點復甦和正向的發展,一些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出現,網路平台似乎也被正面地打開了。不過,我們接觸的一些製作人和導演等「高層」,並不這麼樂觀,因為台劇的體質和環境問題還是很多,也很急迫。這應該是實情。但是除了「高層」之外,我們更想從製作的「現場」來了解實際的狀況。



我們沒有機會到「現場」,但是「現場」必然有一群對影視產業懷抱熱情和夢想,每天扎扎實實地做著一部戲要面世之前的所有外人可以想像的、以及根本不能想像的繁重、細瑣、惱人、永無止境的勞務的第一線影視工作者。我們想找的人入行大概三到五年,跟了幾部戲,度過了最初的痛苦變動期;在負責的事務上,也逐漸熬出半個頭,可以當副手,甚至獨立負責,也可以開始帶新人了。

但是,他們的前景其實不明。要不要繼續待在這一行?下一部戲在哪裡?什麼時候才可以加薪?什麼時候可以接到好戲?……都是在忙碌的空檔、人靜的深夜、殺青的前夕,不時浮現心頭的疑問。但是疑問歸疑問,他們仍然每天24小時開著手機待命。他們要不是在拍戲現場,就是在前往拍戲現場的路上。他們是電視產業的第一線勞工,也是台劇戰場最前沿的衝鋒隊。

《共誌》這次很幸運地找到了三位「衝鋒隊員」,然後跟他們來了一場掏心掏肺(?)的午後對談……

第十期 共專題 │ 焦點人物 吳慷仁:我們需要一些勇氣

採訪、撰文魏玓 
圖/《麻醉風暴》粉絲頁、客家電視台提供


不管我們如何定義或詮釋最近一年多來的臺劇現象,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絕對不可能忽視在其中的一張臉孔----吳慷仁。吳慷仁不但是這波臺劇新氣象當中,兩部頗受好評的作品《麻醉風暴》、《出境事務所》的男配角和男主角,而且在這兩部作品中的表現都獲得肯定,雙雙入圍本屆金鐘獎,並以前者獲獎。

第十期 共專題 │ 讓《麻醉風暴》獨領風騷的三位一體:知識、細節與風格

/黃俊儒
圖/瀚草影視文化提供

蕭力修導演(蕭導)是這樣跟我說的:「其實不是在於我想要特別去講職業劇,或者是因為這個人的職業所以我要研究他…...而是細節的數量夠,你眼睛已經相信它是真的了,所以劇情即使再荒謬,再脫離現實,你會相信那個世界觀」。許多人認為《麻醉風暴》開啟了臺灣這一波「職人劇」或是「職業劇」的風潮,但是在蕭導的心中,許多細節的斟酌不過是他拍片時的基本功,為的是讓觀眾完全進入一齣戲劇所構築的世界。




第十期 共專題 │ 焦點人物 黃姵嘉:我想要更多磨練演技的機會

「我想要更多磨練演技的機會」 ---- 專訪演員黃姵嘉

採訪、撰文/戴裕蒨、魏玓  攝影/韓惠宇


2009年黃姵嘉以迷你劇集《查無此人》,第一次演電視劇就入圍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獎。三年後,她主演電影《寶米恰恰》,又入圍第49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黃姵嘉從電視跨足電影又回到電視,今年(2015)演出客家電視台連續劇《出境事務所》女主角,又獲得第50屆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入圍的肯定。

2015年11月29日

第十期 共專題 │ 坐看雲起時 行到水窮處:臺劇的現況與未來

魏玓

今年四月時,我發現臉書上愈來愈多年輕人在討論和推薦一部新的電視劇《麻醉風暴》。那一陣子,夾帶這部電視劇主題曲〈一百萬隻蝴蝶〉MV的訊息,在臉書上被四處轉貼和分享。


我觀察臺灣影視環境這麼多年,還真的已經好久沒看到年輕觀眾們出自真心地稱讚一部電視劇「好看」。我說「出自真心」,意思是,那不像他們偶而熱烈討論某部鄉土劇的劇情,多少帶有一些揶揄和反諷的成份。也不像他們過去幾年曾經提過的一、兩部偶像劇,雖然也算是叫好,但是總覺得他們其實是喜歡戲中的偶像演員多過那部戲本身。

2015年11月26日

第十期 │ 編輯室報告

文/魏玓


 50屆金鐘獎引起的話題和風波不小,不枉了50這個整數。不過這回大家的關注焦點是綜藝節目(多虧了吳宗憲啊),卻忘了臺劇其實也正處在一個充滿變化的關鍵期!
  
 從大約十年前的偶像劇風潮,以及更早一點的鄉土劇,這兩個劇種似乎成了通俗臺劇「唯二」的兩條軌道,直到今日。主題單調貧乏加上不斷沈淪的拍片環境,從製作、導演到演員和第一線的創製與技術人員,老早就已經醞釀著改變和突破的能量,並等待契機。今年,我們看到一些端倪。

 從這些端倪探入,《共誌》No10製作了「臺劇新(拉)契(警)機(報)」專題,希望和大家一起認識臺劇的更多面向。老王自誇,當初我們在籌備專題時所設定主要探討的幾部戲和演員,後來紛紛入圍金鐘獎,甚至得獎,可見我們眼光不差(哈哈)。只不過《共誌》向來笨鳥慢飛,要等到金鐘獎結束之後,才跟大家分享我們的專題(還真敢講!)。

 《共誌》近來落實上一期就跟大家預告的轉型工程,持續有年輕寫手的新專欄登場。No10特別安排了四個新專欄和讀者們見面:包括兩位其實還很年輕但是已經算是「資深」傳播工作者的寫手貝貝(報社記者)和林君襄(歷經廣告製作、行銷、記者),所推出的「勞動誌」專欄。以及熱愛電影把看電影做成年度計畫、每部觀後都要做詳細筆記的司柏濬,與在英國唸媒體與文化研究的蔡蕙如和林玉鵬,所推出的「文化誌」專欄。請大家給予鼓勵!

 此外,眼見年輕人們的活力十足,「老人」們也沒有沉默唷!專研音樂文化的何東洪和簡妙如,分別推出了精采深入的重量級評論。而《共誌》新血特約記者劉嘉偉幫我們訪談了獨立記者胡慕情,值得一讀!


 熱烈歡迎《共誌》出滿十期!(魏玓)

第十期│目錄

2015年11月24日

【媒改評論】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國籍: 從恐怖攻擊與移民問題觀之

劉忠博

Louis Pasteur:「科學無國界,因為知識屬於全人類…(但)科學是一國最高層次的人格化展現,因為該國勢將保有最深遠的思考與知能之優先性。」

    巴黎恐怖攻擊事件,傷亡慘重,震驚全球,法國總統奧蘭德認為,這是伊斯蘭國對他們發動的戰爭,並誓言反擊,討回公義。稍早十月底,俄國一架客機不幸墜落,據報導稱也是伊斯蘭國所為,俄國總統普丁聲言絕不輕饒恐怖份子。

2015年11月17日

【媒改評論】「要你好看」政府要有電視「節目」政策

文/馮建三

廣電三法是否應儘速通過?正反雙方主張之文宣。上:擷取自台聯文宣,下:翻拍自衛星公會電視廣告
  有線電視系統(影音圖文平台之一)是否「必」須轉「載」無線電視頻道,爭論至少五年多,近日再起勃谿。
  但是,載或不載,跟電視觀眾的最大福祉,能有什麼關係?
  若複雜一點說,觀眾要的是,無非就在告知(新聞)、娛樂與教育(評論等)的內容,要能均衡;無非是美學讓人接受進而擊掌,無非是樣式多、價值觀多種、老人兒童都照顧、鰥寡孤獨都從中找到慰藉、有產中產無產在電視都能找到身份認同的電視「節目」,要有足夠的質量。

2015年11月14日

【鳳梨酥換宿中@yokohama】主角不只center

日綜藝節目配角出頭天

文、圖/陳怡秀

「舞台的地板標示著數字,那是提示舞蹈站位的數字。他們根據數字確認自己的站位,從舞台的兩側向裏邊數,654321,中心是0,位置0被稱為CenterCenterAKB48的主角,能夠站在這個位置的成員,只有一個人。」
──DOCUMENTARY of AKB48 No flower without rain 
 少女たちは涙の後に何を見る?

  看著電視,我們總是專注在銀幕正中央、照明最亮眼的人身上。所以女子偶像團體AKB站在最正中央的位置叫做CENTER,站位編號是0,她就是終極,她會被燈光的熱度、台下的應援聲給包裹,但她的前方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所以她也會非常非常地孤獨。這也許就是站在頂點的人所必須承擔的重擔,但在日本綜藝節目中,卻漸漸有一個趨勢──助理導播(AD)、攝影師等原本隱身在鏡頭之後的製作人員,也開始躍上銀幕,為節目增加了另一種趣味與看點。

2015年11月13日

【轉載】莫讓廣電三法被業者利益綁架

文/胡元輝

  無線電視頻道的必載問題,最近不僅成為廣電三法修法的最大爭點,亦成此次立委選舉的另類焦點。廣電生態問題能夠躍升為熱門政治話題,自有助於媒體改造的推動,吾人樂觀其成,但如果業者利益變成修法的主導性論述,其後果令人憂慮。
圖片/stock up

2015年11月8日

身而為人 焉能無感——我看黃淑梅2015紀錄片《給親愛的孩子》

/魏玓

 圖/黃淑梅提供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之後,臺灣的反核聲勢重返高峰。記得在隔年的反核大遊行中,我帶著當時四歲的女兒第一次上街頭。遊行和反核這些概念一時難以解釋,我只先跟她說:「我們跟大家一起去保護地球、保護臺灣。」她立刻欣然同意,興奮地跟我出門。我問她原因,她一副為什麼我還需要問的表情,說:「因為我們住在這裡啊。」

2015年11月7日

【轉載】棒球托賓稅與冬季聯盟:全球生產網絡中的鋒砲傳奇

文/劉昌德 圖/轉載自udn專欄


棒球「十月瘋」隨著MLB、日職、台灣職棒、及黑豹旗高中棒球總冠軍陸續產生之後,熱鬧落幕。在各系列大戰交織而成的「光輝十月」中,有許多令球迷難忘的畫面,像是纏鬥多局後的致勝一擊、一夫當關的主宰強投、巨大壓力下令人扼腕的離譜失誤等等。不過對於我這個「年齡資深」的老球迷來說,今年最難忘的畫面卻是已然無關勝負的一個打席:台灣職棒總冠軍系列最後一戰,Lamigo帶著九比零絕對優勢進入八局下,陳金鋒上來代打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