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誌》創設於2011年,是一本以媒體/文化批判為主的獨立評論雜誌,關懷在地公共議題及文化活動,提供深度分析社會脈動的評論及報導,希望提供讀者不同於主流的觀點。《共誌》每期於大專院校、獨立書店與藝文空間提供免費限量的紙本索閱。
共誌歷史文章
-
▼
2016
(99)
-
▼
1月
(14)
- 【轉載】Why David Bowie? 我們住在火星上的媒體生活
- 【轉載】無視有線電視法精神火速放行中嘉案 NCC嚴重失格
- 【轉載】這樣的NCC,非走開不可!
- 【街角的書報攤】誰殺了推理小說?
- 【鳳梨酥換宿中@yokohama】關於旅行攝影,我想說的是......
- 【媒改評論】樂觀與悲觀的邏輯是什麼?―回應鄭秉泓〈「銀幕配額」在台灣可行嗎?〉
- 【向David Bowie致敬】與大家一同緬懷David Bowie
- 【奈落人生】對不起,我不是男的──非常林奕華:恨嫁家族
- 【奈落人生】作者介紹
- 【媒改評論】請以實質政策催出選票!
- 非關武俠:《刺客聶隱娘》觀後感
- 【銀色蜘蛛網】我並不是「魯蛇」
- 【媒改評論】歧見能被剪裁嗎? 記Cass R. Sunstein教授來台演講
- 【鍵盤分析師】《候選人》選舉熱潮下也談政治人物幻象的塑成
-
▼
1月
(14)
第八期以前共誌主題分類
共誌採CC授權,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之原則。. 技術提供:Blogger.
第十一期│目錄
影展表面上看,是欣賞,是接收,是品味,是互動,不管你參與(或不參與)影展的初衷是什麼;但是影展之內,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對一般觀眾來講,卻總是顯得神神祕祕。本期專題透過訪談、座談與資料收集整理,帶各位讀者進入影展的「裡面」一窺。這回我們不看電影,讀點文字。第十一期 │ 專題前言
來自美國的David Frazier,到臺灣已經超過二十年,說著一口流利中文,他是遊牧影展的策展人!遊牧影展在台灣已經邁入第十五個年頭,是台灣少數非官方補助的影展,來看看David Frazier當初為什麼創立了遊牧、又是如何看待台灣的影展生態的。第十一期 共專題 │ 影展只是讓人互動的媒介 專訪遊牧影展策展人David Frazier
高雄電影節現任策展人黃皓傑,看似話不多但實際上有著非常海派的個性,他抓準南部影迷的口味,豎立了高雄電影節獨具一格的特色,一次次將高雄電影節推向更有趣、過癮的境界。在他眼中的高雄電影節具備哪樣的特色?訪問最後他也給了想成為影展工作者的年輕人一些建議!第十一期 共專題 │ 用類型走出不一樣的路 專訪高雄影展策展人黃皓傑
郭敏容,自2014年開始擔任台北電影節策展人,訪談中她提到這一年的單元將會有一些改變,她漸漸了解到觀眾觀影的多元性,現在她會覺得影展不要離觀眾那麼遠,但也希望不要沒個性。走過3年的策展經驗,郭敏容是如何看待策展人這個職位,又她對台灣影展產業有什麼看法呢?第十一期 共專題 │ 不斷思考影展的意義 專訪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郭敏容
入行超過十年,曾任金馬影展國際聯絡、影展部總監、國際宣傳等職位,陳俊蓉見證金馬影展的許多重要時刻,後來離開金馬影展是希望能讓新人注入新鮮策展能量,後來轉身投入兒童影展,她說:「電影的教育功能是我想努力的事,希望能傳遞更多『多元、包容、開放』的精神。」第十一期 共專題 │ 「影展是認識世界的方法」 專訪前金馬影展部總監陳俊蓉
《共誌》替大家整理了臺灣影展月曆,還附上各影展簡介,讓你掌握臺灣影展動態!「臺灣影展月曆」絕對值得收藏!第十一期 共專題 │ 臺灣影展月曆
臺灣的影展活動與文化從1980年代開始,發展至今已經超過30年。早期金馬觀摩影展的推出,跟當時政府提昇電影文化位階的政策企圖有密切關連,時序進入21世紀的前後,影展活動在數量上和主題上大幅增加,大致上就在菁英藝術取向的電影品味和消費路線上前進。第十一期 共專題 │ 臺灣影展重大發展事件年表
愛音樂、愛搖滾龐克精神的人不能錯過!「東亞大笨蛋——愁城鬧事音樂會」不同於一般演唱會、草地音樂會、Live house的形式,秉持著龐克文化中的「自己做」(D.I.Y.)原則,在臺北這座以「小清新」而著名的城市中,硬生生地創造出了一個飽含衝突與混亂的現場。第十一期 共論 │ 在衝突性的搖滾場景中走向團結 —「東亞大笨蛋串聯Party:愁城鬧事音樂會」
報導者 The Reporter 的新聞遊戲《急診人生》,不只是一個醫療人員急診工作的體驗遊戲,也是一場媒體面臨網路數位衝擊,積極轉型的實驗!『遊戲會不會傷害新聞的本質?』、『新聞遊戲會是新媒體的出路嗎?』點進《急診人生》製作團隊專訪,讓你更了解新聞遊戲 !第十一期 共青年 │ 新聞遊戲 臺灣新聞實務的大膽實驗
好的電視劇人人愛看。但是,國人有好的電視劇可以看嗎?有,但是不多。假使我們暫時承認,收視率高的節目,就是好看的電視劇。那麼,台灣電視劇在東亞四國是敬陪末座的。【投打對決】台劇問題再思考:電視劇與公共電視
【投打對決】首篇投稿,來自讀者鄭人豪,對網路媒體專欄作家馬欣〈從日劇《重版出來》、韓劇《戲子》,看台劇真有拍出年輕人身影嗎?〉一文中提到的「我們成為失去記憶的人,年輕人在自己國家的劇裡卻找不到自己的投影」,再提出更清楚與深入的想法。【投打對決】台劇讓我們成為失憶的人?--回應馬欣對台劇的評論
2016年1月31日
2016年1月29日
【轉載】無視有線電視法精神火速放行中嘉案 NCC嚴重失格
文/邱家宜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1/27日以包括在2016年底完成有線電視數位化、遠傳不介入實際經營的二十條附款,在大選過後,代表新民意的立法院開議前夕,各界還來不及反應的狀況下,火速通過遠傳電信集團假海外私募基金之名行平台整合之實的股權轉移案。甚至無視於1月6日才剛通過生效的「有線電視法」關於持股人適格性的相關規定,NCC的作法明顯是要為此案護航,嚴重失格。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1/27日以包括在2016年底完成有線電視數位化、遠傳不介入實際經營的二十條附款,在大選過後,代表新民意的立法院開議前夕,各界還來不及反應的狀況下,火速通過遠傳電信集團假海外私募基金之名行平台整合之實的股權轉移案。甚至無視於1月6日才剛通過生效的「有線電視法」關於持股人適格性的相關規定,NCC的作法明顯是要為此案護航,嚴重失格。
【轉載】這樣的NCC,非走開不可!
文/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日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通過中嘉網路及其旗下12家有線電視系統的交易案。買方是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旗下荷蘭商NHPEA,從同樣是境外私募基金安博凱集團旗下的馬來西亞商手上買下台灣的有線電視系統。
日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通過中嘉網路及其旗下12家有線電視系統的交易案。買方是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旗下荷蘭商NHPEA,從同樣是境外私募基金安博凱集團旗下的馬來西亞商手上買下台灣的有線電視系統。
2016年1月26日
【街角的書報攤】誰殺了推理小說?
2016年1月16日
2016年1月15日
【奈落人生】作者介紹
關於 賴筱茜
從事舞台下的工作,著迷於舞台上的光芒。
文青皮少女心,
喜歡的大概都是演唱會、音樂、戲劇等看似踩在雲端但其實很入世的有趣玩意。因此導致月底時常(被迫)開啟撙節模式,為近年來最惱人之事。
關於【奈落人生】
以自身經驗出發,主要寫戲劇或專輯心得或現場紀實(華語音樂為主),更深入去挖掘隱含其中的社會性及文化意涵(或者好玩的地方,之類的)。也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各類精彩好戲、好音樂,達到推廣的效果。
專欄文章
對不起,我不是男的──非常林奕華:恨嫁家族
放開你的身體-從ONE OK ROCK 2016 LIVE IN TAIWAN談起
那一夜,你我皆魚民:關於演唱會的儀式想像
從事舞台下的工作,著迷於舞台上的光芒。
文青皮少女心,
喜歡的大概都是演唱會、音樂、戲劇等看似踩在雲端但其實很入世的有趣玩意。因此導致月底時常(被迫)開啟撙節模式,為近年來最惱人之事。
關於【奈落人生】
以自身經驗出發,主要寫戲劇或專輯心得或現場紀實(華語音樂為主),更深入去挖掘隱含其中的社會性及文化意涵(或者好玩的地方,之類的)。也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各類精彩好戲、好音樂,達到推廣的效果。
專欄文章
對不起,我不是男的──非常林奕華:恨嫁家族
放開你的身體-從ONE OK ROCK 2016 LIVE IN TAIWAN談起
那一夜,你我皆魚民:關於演唱會的儀式想像
2016年1月14日
【媒改評論】請以實質政策催出選票!
文/林麗雲
各國公共傳媒支出,台灣敬陪末座! |
大選在即,各黨莫不卯足全力搶票。放眼所及,主要手法是掃街拜票,造勢晚會及名嘴加持,希望能炒熱選情。但在選情持續加溫之際,政策討論卻持續失溫。正如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日前指出的,選舉中文化政策徹底消失掛零。本文檢視主要政黨的傳播政策,並呼籲各政黨以實質政策贏得民心,催出選票。
首先,多數政黨的傳媒政策明顯不足。國民黨在台執政超過五十年,影響台灣的傳播政策至深且鉅;但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的「一個台灣」網站(http://onetaiwan.tw/)中,居然沒有任何實質的傳媒政策之討論。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擔任過新聞局長,主管全國傳播事務;但其網站上卻沒有傳播事務的討論,僅在「小宋Q&A 」區(http://www.soong.tw/qa/) 提及過去「沒有禁說台語,沒有禁布袋戲,也沒有查禁報刊」,竟然也只有撇清責任、把一切錯誤都推給「警總」以及「國民黨」。國、親兩黨人士有長期執政的經驗,竟在傳播政策上幾乎無所著墨。
僅少數政黨提及傳播政策,但也只有一點點。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在「點亮台灣」網站(http://iing.tw/posts/200)上關於傳媒政策僅有簡單一點:「成立高品質的公共文化頻道」。時代力量提到開放的多元文化政策,但傳播方面僅有制定「媒體壟斷防止暨多元維護法案」一項。以上兩位均未提到整體的政策為何?具體的實行方法為何?
台灣面對重重難關,在在需要政策思維。吾人所需的,不只是點狀思考,更需要全面性的政策思惟。以傳播文化而言,台灣其實有非常優秀的人才(包括新聞及影像工作者),也有好的故事題材,但因為長期政策失靈而無法發揮理想,無法產製好的在地內容。因此執政者應思考的是:如何幫助人民實現理想,說出故事,呈現在地的生命力?
各國公視經費比一比 |
執政者應公開說明:傳播環境的願景是什麼?政策目標包括哪些(如振興吾國的傳播產業,厚植人才,生產出根植於本地文化經驗的作品,對外擴大台灣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具體措施為何?舉其要者包括:公共媒體的規模為何?政府在整體傳播環境上的角色為何?如何責成受益於影音內容的平台業者(如有線電視系統)負起公共責任,提撥於影視內容之製作基金?如何確保優秀的本國作品有充份的資源及發表的平台?
值此選前催票之際,期待各政黨以實質的政策彰顯本身特色,爭取選民的認同與支持。而選民也應擦亮眼睛,打開網站,仔細看看各黨的政策綱要。畢竟選民投下這一票,是選了自己的未來。這是民主政治的真締。
【作者小檔案】林麗雲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並為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執行委員。
2016年1月5日
非關武俠:《刺客聶隱娘》觀後感
文/魏玓
圖/刺客聶隱娘 The Assassin 粉絲專頁、預告片截圖
侯孝賢的最新電影《刺客聶隱娘》,無論在國內外大都被當成是一部武俠片來看,但我以為從武俠切入來談《刺客聶隱娘》或評估侯孝賢的最新創作特徵,並不適切。相對於武俠,我比較覺得在這部新作中,侯孝賢首先是在談政治,其次則是愛情;至於武俠,只是留給電影商業市場去操作的概念而已。我在這一篇文章中將說明我的理由。
2016年1月3日
【媒改評論】歧見能被剪裁嗎? 記Cass R. Sunstein教授來台演講
文/周宇修
正在與台灣讀者座談的Cass R. Sunstein。攝影/周宇修 |
在雷震民主人權基金會的規劃下,今年的雷震講座邀請到哈佛大學法學院Cass R. Sunstein教授來台舉行四場的公開演講,以及一場簽書會與數個拜訪行程(註1)。主辦單位並在Sunstein教授訪台前舉辦了四場前導座談,演講內容多半環繞著言論自由、市場管制與公民審議等法律、政治及政策議題(註2) 。Sunstein教授於2008年至2012年時,擔任白宮預算管理局(OMB)底下的「資訊及管制事務辦公室」(OIRA)主任,主要推動政府資訊開放與人民參與,被認為是Obama總統的重要幕僚。近年Sunstein教授所提出的重要理論,應該為「推力」(Nudge)莫屬(註3) 。所謂推力,係從行為經濟學所觀察得出,指政府機關在小部份上創造一個更好的決策環境,讓人民可以得到一個較好的選擇。(註4)
2016年1月1日
【鍵盤分析師】《候選人》選舉熱潮下也談政治人物幻象的塑成
《候選人》(The Candidate, 1972)
文/司柏濬
最近臺灣的總統選舉沸沸揚揚,甚至發生準參選人因為選情低迷而被拔掉換人的事件,而臨危受命的候選人繼任者,就這樣承擔著眾人普遍看衰的壓力,步履蹣跚的續打這場選戰。一般而言,大型選舉是很難發生小蝦米鬥倒大鯨魚的翻盤現象的,不過去年還真的發生了咧。
文/司柏濬
圖片/gettyimages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