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誌》創設於2011年,是一本以媒體/文化批判為主的獨立評論雜誌,關懷在地公共議題及文化活動,提供深度分析社會脈動的評論及報導,希望提供讀者不同於主流的觀點。《共誌》每期於大專院校、獨立書店與藝文空間提供免費限量的紙本索閱。
共誌歷史文章
-
▼
2011
(37)
-
▼
6月
(16)
- 台社完整版|怎樣「反叛」,如何「抗議」? 試論「搖滾樂改變世界」的政治想像
- 創刊號 共國際|北京花系列| 好一朵想像的茉莉花
- 創刊號 共民間|崁津部落生命筆記本| 蓋了這麼多房子,我只想有個自己的家
-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五:不要再一個人過生活…
-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四:即使在網路時代,電視還是很重要!
-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三:在思辯中青春
-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二:讓媒體改革變得樂觀
-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一:抗議不拘形式,社運就是生活
-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以行動的文化標誌台灣的驕傲
- 創刊號 共影評|黑天鵝、波曼與電影的政治經濟學
- 創刊號 共書評|怎樣「反叛」,如何「抗議」? 試論「搖滾樂改變世界」的政治想像
- 創刊號 共樂評|瞥見兩岸搖滾青年的電光火石: Carsick Cars vs. 八十八顆芭樂籽
- 創刊號 共觀點|仇恨韓國人.成為韓國人
- 創刊號 共觀點|節節敗退的國家機器高唱凱旋:觀察2010年傳媒現象
- 我好想享受線上翻閱共誌!
- 關於我們
-
▼
6月
(16)
第八期以前共誌主題分類
共誌採CC授權,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之原則。. 技術提供:Blogger.
第十一期│目錄
影展表面上看,是欣賞,是接收,是品味,是互動,不管你參與(或不參與)影展的初衷是什麼;但是影展之內,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對一般觀眾來講,卻總是顯得神神祕祕。本期專題透過訪談、座談與資料收集整理,帶各位讀者進入影展的「裡面」一窺。這回我們不看電影,讀點文字。第十一期 │ 專題前言
來自美國的David Frazier,到臺灣已經超過二十年,說著一口流利中文,他是遊牧影展的策展人!遊牧影展在台灣已經邁入第十五個年頭,是台灣少數非官方補助的影展,來看看David Frazier當初為什麼創立了遊牧、又是如何看待台灣的影展生態的。第十一期 共專題 │ 影展只是讓人互動的媒介 專訪遊牧影展策展人David Frazier
高雄電影節現任策展人黃皓傑,看似話不多但實際上有著非常海派的個性,他抓準南部影迷的口味,豎立了高雄電影節獨具一格的特色,一次次將高雄電影節推向更有趣、過癮的境界。在他眼中的高雄電影節具備哪樣的特色?訪問最後他也給了想成為影展工作者的年輕人一些建議!第十一期 共專題 │ 用類型走出不一樣的路 專訪高雄影展策展人黃皓傑
郭敏容,自2014年開始擔任台北電影節策展人,訪談中她提到這一年的單元將會有一些改變,她漸漸了解到觀眾觀影的多元性,現在她會覺得影展不要離觀眾那麼遠,但也希望不要沒個性。走過3年的策展經驗,郭敏容是如何看待策展人這個職位,又她對台灣影展產業有什麼看法呢?第十一期 共專題 │ 不斷思考影展的意義 專訪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郭敏容
入行超過十年,曾任金馬影展國際聯絡、影展部總監、國際宣傳等職位,陳俊蓉見證金馬影展的許多重要時刻,後來離開金馬影展是希望能讓新人注入新鮮策展能量,後來轉身投入兒童影展,她說:「電影的教育功能是我想努力的事,希望能傳遞更多『多元、包容、開放』的精神。」第十一期 共專題 │ 「影展是認識世界的方法」 專訪前金馬影展部總監陳俊蓉
《共誌》替大家整理了臺灣影展月曆,還附上各影展簡介,讓你掌握臺灣影展動態!「臺灣影展月曆」絕對值得收藏!第十一期 共專題 │ 臺灣影展月曆
臺灣的影展活動與文化從1980年代開始,發展至今已經超過30年。早期金馬觀摩影展的推出,跟當時政府提昇電影文化位階的政策企圖有密切關連,時序進入21世紀的前後,影展活動在數量上和主題上大幅增加,大致上就在菁英藝術取向的電影品味和消費路線上前進。第十一期 共專題 │ 臺灣影展重大發展事件年表
愛音樂、愛搖滾龐克精神的人不能錯過!「東亞大笨蛋——愁城鬧事音樂會」不同於一般演唱會、草地音樂會、Live house的形式,秉持著龐克文化中的「自己做」(D.I.Y.)原則,在臺北這座以「小清新」而著名的城市中,硬生生地創造出了一個飽含衝突與混亂的現場。第十一期 共論 │ 在衝突性的搖滾場景中走向團結 —「東亞大笨蛋串聯Party:愁城鬧事音樂會」
報導者 The Reporter 的新聞遊戲《急診人生》,不只是一個醫療人員急診工作的體驗遊戲,也是一場媒體面臨網路數位衝擊,積極轉型的實驗!『遊戲會不會傷害新聞的本質?』、『新聞遊戲會是新媒體的出路嗎?』點進《急診人生》製作團隊專訪,讓你更了解新聞遊戲 !第十一期 共青年 │ 新聞遊戲 臺灣新聞實務的大膽實驗
好的電視劇人人愛看。但是,國人有好的電視劇可以看嗎?有,但是不多。假使我們暫時承認,收視率高的節目,就是好看的電視劇。那麼,台灣電視劇在東亞四國是敬陪末座的。【投打對決】台劇問題再思考:電視劇與公共電視
【投打對決】首篇投稿,來自讀者鄭人豪,對網路媒體專欄作家馬欣〈從日劇《重版出來》、韓劇《戲子》,看台劇真有拍出年輕人身影嗎?〉一文中提到的「我們成為失去記憶的人,年輕人在自己國家的劇裡卻找不到自己的投影」,再提出更清楚與深入的想法。【投打對決】台劇讓我們成為失憶的人?--回應馬欣對台劇的評論
2011年6月8日
2011年6月7日
創刊號 共國際|北京花系列| 好一朵想像的茉莉花
張花花
什麼事情到了中國都會變形,「茉莉花革命」開到中國的結果,只開在了共產黨心中,而且綻放得相當「強烈」。
從網路發起的兩次茉莉花革命中國版,在2月20日、27日以「便衣比示威者多」的慘劇收場。在北京王府井現場,兩次「革命」只聚集了數十人參與,並吸引成千上百的逛街民眾圍觀看熱鬧,另有層層便衣警察包圍。根據外電新聞引用目擊者的說法,數名「革命人士」當場遭到逮捕。
什麼事情到了中國都會變形,「茉莉花革命」開到中國的結果,只開在了共產黨心中,而且綻放得相當「強烈」。
從網路發起的兩次茉莉花革命中國版,在2月20日、27日以「便衣比示威者多」的慘劇收場。在北京王府井現場,兩次「革命」只聚集了數十人參與,並吸引成千上百的逛街民眾圍觀看熱鬧,另有層層便衣警察包圍。根據外電新聞引用目擊者的說法,數名「革命人士」當場遭到逮捕。
創刊號 共民間|崁津部落生命筆記本| 蓋了這麼多房子,我只想有個自己的家
採訪撰稿 林小豆
「弱勢是處境,不是本質。」這是顧玉玲在談《我們》這本書中提及的。但處境要如何描述?「我們」該如何型塑?推著阿嬤的外籍移工、打板模的原住民工人、在街頭打游擊的公娼阿姨、養家活口的拖板車司機…從生命故事出發,看到一種屬於生存的樣貌──我們的樣貌。
幾個學生,帶著不同的社會參與脈絡,在崁津部落相遇,從當初的拆遷抗爭與土地議題中認識部落,到今天,更扎扎實實的走進部落,認識部落裡的族人。此刻開始,真正面對到的,是面前那活生生的,但從不被看見的人。
看見生命,看見差異與連結,當學生與崁津部落相遇時,當「我們」更靠近時,這不僅僅是在訴說他們的故事,同時,也是「我們」的故事。
崁津部落總幹事阿忠的生命故事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五:不要再一個人過生活…
構連校園與社會的台大《意識報》
採訪撰稿攝影/蔡蕙如
在一個諾大的社團辦公室,好幾位熱情但有些靦腆的年輕人相互交談。這是每周三晚上的編輯會議時間,參雜著退休社員、現任幹部、熱血社員與第一次來參與的同學,全都圍在一大方桌前,細細道來關於《意識報》和他們之間的故事。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四:即使在網路時代,電視還是很重要!
網路平台上浮現的媒體改革新聲「公青團」
採訪/魏玓、林玉鵬、蔡蕙如 撰稿/魏玓
去年九月底,大約就是在公共電視一年多來無休無止的內部治理紛爭達到最高峰——公視董事會決議解聘總經理馮賢賢——的時候,也是整個社會對於公視現況愈來愈莫名其妙,而檯面上的媒改團體也從不滿、憤怒演變到某種無言以對的狀態之際,新興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簡稱FB)上出現了一個以「這是公視?這是公事!」為名的粉絲團,以呼籲社會注意公視問題、促進公視改革為訴求,在短短一、兩個星期內就獲得了超過兩千個「讚」(粉絲)。建立這個粉絲團的是幾個當時上大學還不滿一個月的大一新生,他們稱自己叫「公青團」。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三:在思辯中青春
「青年議會」裡的北一女青年
採訪|郭力昕、蔡蕙如
撰稿|郭力昕
去年歲末的一個星期二下午,我隨著北一女中新社團「青年議會」副會長陳羽禪同學的引導,來到她們社團課的教室裡。高二的會長宋宋昀蓁同學已經站在講台上,帶領著大約二十來位社員,開始進行模擬聯合國會議的議事規則說明與程序練習。宋昀蓁先仔細介紹「英國青年議會」(UKYP)的議事規則,之後社員以「國光石化」讓白海豚面臨滅絕的發展vs環境議題,做為當天練習議事的主題材料。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二:讓媒體改革變得樂觀
「傳播學生鬥陣」的媒改實踐
採訪、撰稿/林玉鵬
攝影/張時健、蔡蕙如
傳播學生鬥陣,簡稱傳學鬥,堪稱壽命最長的學生媒體改革團體。1993年幾位政大新聞所研究生組織成立讀書會做為前身,於1994年九月成立,以「改造傳播媒體,進而改造台灣社會」為成立宗旨。當初的成員將傳學鬥設定為一個跨校性的學生組織,希望集合台灣各傳播相關系所的學生,企圖針對跟他們的專業學習最直接相關的領域----媒體----進行改革。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一:抗議不拘形式,社運就是生活
從烏鴉邦飛進社運圈的江奕翰與周于萱
採訪、撰稿/鄭凱同 攝影/韓君岳
他們的大學生活「很不大學生」,他們的言談也散發著一股有異於同儕的成熟與現實感,從烏鴉邦、輔大黑水溝社、高科技冷血青年到三鶯部落反迫遷行動小組,江奕翰與周于萱已經累積了不少參與社會運動的經驗,對於社會現狀也自有一套看法,然而這些知識都不是從大學課堂或看《大學生了沒》學來的,而是從一次又一次的社會實踐中不斷反思,進而淬煉出來的。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以行動的文化標誌台灣的驕傲
郭力昕
從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世界各地的青年,以堅定、持續的集體力量,干預、改變著他們各自國家裡的政治問題,甚至推翻長期專政的獨裁者。從北非的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到中東的葉門、巴林、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到中國各地,「茉莉花革命」的效果仍在發酵或延燒;從去年底英國與義大利學生反高學費政策的激烈抗爭,到今春美國的威斯康辛州,成千上萬的地方政府雇員、工會成員、與停課的教師學生,於州議會前進行持續的示威,抗議該共和黨的州長大砍預算並取消工會的集體談判權。
創刊號 共影評|黑天鵝、波曼與電影的政治經濟學
魏玓
「完美…我感覺到了完美。」這是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在《黑天鵝》(Black Swan, 2010)一片最後一幕的最後一句台詞。波曼在這部電影中飾演紐約芭蕾舞團的舞者妮娜(Nina),獲選為舞團新版《天鵝湖》的女主角,將一人分飾白天鵝和黑天鵝兩角;然而她被舞團總監批評,詮釋溫柔美麗的白天鵝游刃有餘,卻無法掌握黑天鵝的放蕩和性感。對自己要求完美的妮娜,在過度關愛的母親、跋扈威權的總監,以及新來乍到但顯然就是黑天鵝一角化身的新舞者莉莉之間周旋,努力尋求突破。不過隨著登台的日子愈來愈近,她的壓力也愈來愈大,大到難以承受。妮娜究竟能否成功演出?這裡不能說。但我可以說的是,波曼的演出,幾近完美。
創刊號 共書評|怎樣「反叛」,如何「抗議」? 試論「搖滾樂改變世界」的政治想像
張世倫
作家張鐵志於去年推出新作《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U2的抗議之聲》(以下簡稱《時代的噪音》),探究搖滾樂、行動主義(activism),與激進政治的可能連結。在台灣的出版脈絡裡,該書可謂意義非凡——它是第一本聚焦於西方(主要是美國)音樂人政治參與的中文專書。本文旨在分析《時代的噪音》的內容要旨、事實陳述與寫作特徵,並試圖商榷「搖滾樂能否改變世界」論述的適切性[1]。
2011年6月6日
創刊號 共樂評|瞥見兩岸搖滾青年的電光火石: Carsick Cars vs. 八十八顆芭樂籽
簡妙如
如果對大陸搖滾歌手仍停留在崔健、竇唯/張楚、左小祖咒的記憶,這可能是件還不太青春的事。剛結束的台北市官辦免費音樂活動-第六屆《吵年獸音樂節》,安排了五十多組台灣獨立樂團的演出,竟有一組夢幻名單合前後同台出現:Carsick Cars、八十八顆芭樂籽。喔,Carsick Cars,這個把我從老派中國搖滾叫醒的北京噪音搖滾團,與去年推出第三張專輯《比獸還壞》而愈為活躍、有氣勢的台灣資深龐克團排在一起,真是太上道了!
如果對大陸搖滾歌手仍停留在崔健、竇唯/張楚、左小祖咒的記憶,這可能是件還不太青春的事。剛結束的台北市官辦免費音樂活動-第六屆《吵年獸音樂節》,安排了五十多組台灣獨立樂團的演出,竟有一組夢幻名單合前後同台出現:Carsick Cars、八十八顆芭樂籽。喔,Carsick Cars,這個把我從老派中國搖滾叫醒的北京噪音搖滾團,與去年推出第三張專輯《比獸還壞》而愈為活躍、有氣勢的台灣資深龐克團排在一起,真是太上道了!
創刊號 共觀點|仇恨韓國人.成為韓國人
劉昌德
去年底因為跆拳道國手楊淑君在廣州亞運的「失格」事件,使得「仇韓」一度成為台灣社會的全民運動、或者至少是全民的表演舞台。但事隔三個月之後,韓國流行偶像依舊大受歡迎,楊淑君在國際運動組織的訴訟,則從「國家」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共業、降格為國內體壇「漂亮寶貝」的個人清白之爭。
創刊號 共觀點|節節敗退的國家機器高唱凱旋:觀察2010年傳媒現象
馮建三
去(2010)年傳播業界的各種事件,愈來愈重要的網路與影音視頻,所受青睞持續增溫,但最多目光仍然集中在傳統的視聽部門。
公廣集團,無線、有線電視與衛星頻道及數位化議題,再至地下電台,以及台灣電影製片業的前程,無不輪番上陣,有些盤據整年,有些定時現身,藕斷絲連。平面傳媒當中的報紙,似乎少見聞問,與此對比,中正大學師生年底聯合推出的《新聞業的危機與重建:全球經驗與台灣省思》,集中探討報紙(及其衍生各種傳播內容的生產)與民主社會的連動關係,彌足珍貴。前書出版未久,適巧另有報紙記者承受(政府)置入行銷折磨許多年以後,不再雌伏而辭職抗議,報紙(與電視)又在被動之下,進入輿論的探照。
去(2010)年傳播業界的各種事件,愈來愈重要的網路與影音視頻,所受青睞持續增溫,但最多目光仍然集中在傳統的視聽部門。
公廣集團,無線、有線電視與衛星頻道及數位化議題,再至地下電台,以及台灣電影製片業的前程,無不輪番上陣,有些盤據整年,有些定時現身,藕斷絲連。平面傳媒當中的報紙,似乎少見聞問,與此對比,中正大學師生年底聯合推出的《新聞業的危機與重建:全球經驗與台灣省思》,集中探討報紙(及其衍生各種傳播內容的生產)與民主社會的連動關係,彌足珍貴。前書出版未久,適巧另有報紙記者承受(政府)置入行銷折磨許多年以後,不再雌伏而辭職抗議,報紙(與電視)又在被動之下,進入輿論的探照。
2011年6月1日
關於我們
《共誌》創設於2011年,是一本以媒體/文化批判為主的獨立評論雜誌,關懷在地公共議題及文化活動,提供深度分析社會脈動的評論及報導,希望提供讀者不同於主流的觀點。《共誌》每期於大專院校、獨立書店與藝文空間提供免費的限量紙本索閱,接下來即將在Taz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上架。
發行單位
媒體改造學社(簡稱「媒改社」)創立於於2003年,參與成員涵蓋學術圈、新聞界、社運團體等立志改善本地媒體環境的各界人士。目標在於改造台灣媒體結構、提升全民媒體素養、保障傳播從業人員工作權,以及健全本土傳播生態。
網址:http://twmedia.org/
聯絡我們
若需要進一步詢問或任何合作,歡迎來信詢問。
信箱:common.magazine2011@gmail.com
投稿共誌
我們歡迎對媒體文化有熱誠的您投稿共誌,請以email來稿,字數為1000~2000字,若決定刊登會通知作者,雖然沒有提供稿費,但會送一本共誌感謝您。
版權聲明
《共誌》文章採創用CC授權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以及修改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若使用者修改該著作時,僅得依本授權條款或與本授權條款類似者來散布該衍生作品。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