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8日

2011年6月7日

創刊號 共國際|北京花系列| 好一朵想像的茉莉花

張花花

什麼事情到了中國都會變形,「茉莉花革命」開到中國的結果,只開在了共產黨心中,而且綻放得相當「強烈」。

從網路發起的兩次茉莉花革命中國版,在2月20日、27日以「便衣比示威者多」的慘劇收場。在北京王府井現場,兩次「革命」只聚集了數十人參與,並吸引成千上百的逛街民眾圍觀看熱鬧,另有層層便衣警察包圍。根據外電新聞引用目擊者的說法,數名「革命人士」當場遭到逮捕。

創刊號 共民間|崁津部落生命筆記本| 蓋了這麼多房子,我只想有個自己的家


採訪撰稿 林小豆

「弱勢是處境,不是本質。」這是顧玉玲在談《我們》這本書中提及的。但處境要如何描述?「我們」該如何型塑?推著阿嬤的外籍移工、打板模的原住民工人、在街頭打游擊的公娼阿姨、養家活口的拖板車司機…從生命故事出發,看到一種屬於生存的樣貌──我們的樣貌。
幾個學生,帶著不同的社會參與脈絡,在崁津部落相遇,從當初的拆遷抗爭與土地議題中認識部落,到今天,更扎扎實實的走進部落,認識部落裡的族人。此刻開始,真正面對到的,是面前那活生生的,但從不被看見的人。


     看見生命,看見差異與連結,當學生與崁津部落相遇時,當「我們」更靠近時,這不僅僅是在訴說他們的故事,同時,也是「我們」的故事。

崁津部落總幹事阿忠的生命故事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五:不要再一個人過生活…


構連校園與社會的台大《意識報》

採訪撰稿攝影/蔡蕙如

  在一個諾大的社團辦公室,好幾位熱情但有些靦腆的年輕人相互交談。這是每周三晚上的編輯會議時間,參雜著退休社員、現任幹部、熱血社員與第一次來參與的同學,全都圍在一大方桌前,細細道來關於《意識報》和他們之間的故事。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四:即使在網路時代,電視還是很重要!


網路平台上浮現的媒體改革新聲「公青團」

採訪/魏玓、林玉鵬、蔡蕙如  撰稿/魏玓

  去年九月底,大約就是在公共電視一年多來無休無止的內部治理紛爭達到最高峰——公視董事會決議解聘總經理馮賢賢——的時候,也是整個社會對於公視現況愈來愈莫名其妙,而檯面上的媒改團體也從不滿、憤怒演變到某種無言以對的狀態之際,新興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簡稱FB)上出現了一個以「這是公視?這是公事!」為名的粉絲團,以呼籲社會注意公視問題、促進公視改革為訴求,在短短一、兩個星期內就獲得了超過兩千個「讚」(粉絲)。建立這個粉絲團的是幾個當時上大學還不滿一個月的大一新生,他們稱自己叫「公青團」。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三:在思辯中青春


「青年議會」裡的北一女青年

採訪|郭力昕、蔡蕙如
撰稿|郭力昕

去年歲末的一個星期二下午,我隨著北一女中新社團「青年議會」副會長陳羽禪同學的引導,來到她們社團課的教室裡。高二的會長宋宋昀蓁同學已經站在講台上,帶領著大約二十來位社員,開始進行模擬聯合國會議的議事規則說明與程序練習。宋昀蓁先仔細介紹「英國青年議會」(UKYP)的議事規則,之後社員以「國光石化」讓白海豚面臨滅絕的發展vs環境議題,做為當天練習議事的主題材料。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二:讓媒體改革變得樂觀


「傳播學生鬥陣」的媒改實踐

採訪、撰稿/林玉鵬
攝影/張時健、蔡蕙如

  傳播學生鬥陣,簡稱傳學鬥,堪稱壽命最長的學生媒體改革團體。1993年幾位政大新聞所研究生組織成立讀書會做為前身,於1994年九月成立,以「改造傳播媒體,進而改造台灣社會」為成立宗旨。當初的成員將傳學鬥設定為一個跨校性的學生組織,希望集合台灣各傳播相關系所的學生,企圖針對跟他們的專業學習最直接相關的領域----媒體----進行改革。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報導一:抗議不拘形式,社運就是生活


從烏鴉邦飛進社運圈的江奕翰與周于萱
採訪、撰稿/鄭凱同  攝影/韓君岳

  他們的大學生活「很不大學生」,他們的言談也散發著一股有異於同儕的成熟與現實感,從烏鴉邦、輔大黑水溝社、高科技冷血青年到三鶯部落反迫遷行動小組,江奕翰與周于萱已經累積了不少參與社會運動的經驗,對於社會現狀也自有一套看法,然而這些知識都不是從大學課堂或看《大學生了沒》學來的,而是從一次又一次的社會實踐中不斷反思,進而淬煉出來的。

創刊號 專題|青年文化行動|以行動的文化標誌台灣的驕傲


郭力昕


從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世界各地的青年,以堅定、持續的集體力量,干預、改變著他們各自國家裡的政治問題,甚至推翻長期專政的獨裁者。從北非的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到中東的葉門、巴林、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到中國各地,「茉莉花革命」的效果仍在發酵或延燒;從去年底英國與義大利學生反高學費政策的激烈抗爭,到今春美國的威斯康辛州,成千上萬的地方政府雇員、工會成員、與停課的教師學生,於州議會前進行持續的示威,抗議該共和黨的州長大砍預算並取消工會的集體談判權。

創刊號 共影評|黑天鵝、波曼與電影的政治經濟學

魏玓

「完美我感覺到了完美。」這是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在《黑天鵝》(Black Swan, 2010)一片最後一幕的最後一句台詞。波曼在這部電影中飾演紐約芭蕾舞團的舞者妮娜(Nina),獲選為舞團新版《天鵝湖》的女主角,將一人分飾白天鵝和黑天鵝兩角;然而她被舞團總監批評,詮釋溫柔美麗的白天鵝游刃有餘,卻無法掌握黑天鵝的放蕩和性感。對自己要求完美的妮娜,在過度關愛的母親、跋扈威權的總監,以及新來乍到但顯然就是黑天鵝一角化身的新舞者莉莉之間周旋,努力尋求突破。不過隨著登台的日子愈來愈近,她的壓力也愈來愈大,大到難以承受。妮娜究竟能否成功演出?這裡不能說。但我可以說的是,波曼的演出,幾近完美。

創刊號 共書評|怎樣「反叛」,如何「抗議」? 試論「搖滾樂改變世界」的政治想像

張世倫

作家張鐵志於去年推出新作《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U2的抗議之聲》(以下簡稱《時代的噪音》),探究搖滾樂、行動主義(activism),與激進政治的可能連結。在台灣的出版脈絡裡,該書可謂意義非凡——它是第一本聚焦於西方(主要是美國)音樂人政治參與的中文專書。本文旨在分析《時代的噪音》的內容要旨、事實陳述與寫作特徵,並試圖商榷「搖滾樂能否改變世界」論述的適切性[1]

2011年6月6日

創刊號 共樂評|瞥見兩岸搖滾青年的電光火石: Carsick Cars vs. 八十八顆芭樂籽

簡妙如

如果對大陸搖滾歌手仍停留在崔健、竇唯/張楚、左小祖咒的記憶,這可能是件還不太青春的事。剛結束的台北市官辦免費音樂活動-第六屆《吵年獸音樂節》,安排了五十多組台灣獨立樂團的演出,竟有一組夢幻名單合前後同台出現:Carsick Cars、八十八顆芭樂籽。喔,Carsick Cars,這個把我從老派中國搖滾叫醒的北京噪音搖滾團,與去年推出第三張專輯《比獸還壞》而愈為活躍、有氣勢的台灣資深龐克團排在一起,真是太上道了!

創刊號 共觀點|仇恨韓國人.成為韓國人

劉昌德

去年底因為跆拳道國手楊淑君在廣州亞運的「失格」事件,使得「仇韓」一度成為台灣社會的全民運動、或者至少是全民的表演舞台。但事隔三個月之後,韓國流行偶像依舊大受歡迎,楊淑君在國際運動組織的訴訟,則從「國家」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共業、降格為國內體壇「漂亮寶貝」的個人清白之爭。

創刊號 共觀點|節節敗退的國家機器高唱凱旋:觀察2010年傳媒現象

馮建三

去(2010)年傳播業界的各種事件,愈來愈重要的網路與影音視頻,所受青睞持續增溫,但最多目光仍然集中在傳統的視聽部門。

公廣集團,無線、有線電視與衛星頻道及數位化議題,再至地下電台,以及台灣電影製片業的前程,無不輪番上陣,有些盤據整年,有些定時現身,藕斷絲連。平面傳媒當中的報紙,似乎少見聞問,與此對比,中正大學師生年底聯合推出的《新聞業的危機與重建:全球經驗與台灣省思》,集中探討報紙(及其衍生各種傳播內容的生產)與民主社會的連動關係,彌足珍貴。前書出版未久,適巧另有報紙記者承受(政府)置入行銷折磨許多年以後,不再雌伏而辭職抗議,報紙(與電視)又在被動之下,進入輿論的探照。

2011年6月1日

關於我們

《共誌》創設於2011年,是一本以媒體/文化批判為主的獨立評論雜誌,關懷在地公共議題及文化活動,提供深度分析社會脈動的評論及報導,希望提供讀者不同於主流的觀點。《共誌》每期於大專院校、獨立書店與藝文空間提供免費的限量紙本索閱,接下來即將在Taz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上架。


發行單位


媒體改造學社(簡稱「媒改社」)創立於於2003年,參與成員涵蓋學術圈、新聞界、社運團體等立志改善本地媒體環境的各界人士。目標在於改造台灣媒體結構、提升全民媒體素養、保障傳播從業人員工作權,以及健全本土傳播生態。
網址:http://twmedia.org/


聯絡我們


若需要進一步詢問或任何合作,歡迎來信詢問。
信箱:common.magazine2011@gmail.com


投稿共誌

我們歡迎對媒體文化有熱誠的您投稿共誌,請以email來稿,字數為1000~2000字,若決定刊登會通知作者,雖然沒有提供稿費,但會送一本共誌感謝您。


版權聲明


《共誌》文章採創用CC授權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以及修改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若使用者修改該著作時,僅得依本授權條款或與本授權條款類似者來散布該衍生作品。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