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0日

【奈落人生】那一夜,你我皆魚民:關於演唱會的儀式想像

文/賴筱茜
圖/風雲唱片提供/Photographs / sho (RAKU MUSIC)


這大概是我參與過最累也最愉悅的演出,SAKANAQUARIUM 2015-2016 "NF Records launch tour" 台北演唱會。

伴隨被樂音與節奏擠壓出的狂喜,沒有運動習慣的我竟然神力湧現,就這樣跟著現場一千多人起舞、狂跳兩個半小時。當下不覺疲憊,結束後才被淋漓的汗水與痠疼的肌肉喚回現實。「累啊......」龐大的失落感取代滿腔的熱情,瞬即融成一團爛泥,生理與心理的界限,在魚韻的演唱會充分感受到了。

【Feng Shui Abbey】我看BBC 2的「重回昔日週末時光」

庶民歷史是什麼?從物件本身到它們所代表的時代意義
文、圖/蔡蕙如


身為一個物件愛好者(每週至少去一輪慈善二手店)與物件共誌「專欄作家」(超過半年才寫得出一篇)的視角是不太相同的,特別是當半年才寫得出一次,這種後者的角色出現時會特別感受到這種差異感。

2016年5月28日

【鍵盤分析師】與他們共苦共難 歷數電影中的跨性別者們

文/司柏濬

「跨性別」似乎成了今年西方電影圈的熱門話題。從《丹麥女孩》的叫好叫座,到著名導演華卓斯基「兄弟」陸續公開變性。其實,這類主題在電影中已經儼然成為某種類型,且看「鍵盤分析師」專欄作者司柏濬怎麼說……

2016年三月,以《駭客任務》系列聞名的華卓斯基(Wachowski)導演檔,在四年前哥哥變性成功(從Larry改名Lana),使得兩人從兄弟變姊弟後,弟弟也公開自己選擇變性為女性(從Andy改名 Lilly),兩人成為姊妹拍檔。看到新聞時,我雖然忍不住「wow」,但仔細一回想,似乎也不是無跡可循。從兩人2015年的影集誠意之作《Sense8》中,大概就可以感受出她們把對性別議題的感受融入作品之中;甚至回溯到兩人早期作品《驚世狂花》(Bound, 1996)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直觀的以生理推測其性向,然而卻是錯誤的」這種味道。

這讓我想到也是不久前才看過的影片,描述變性人先驅莉莉艾爾伯的《丹麥女孩》(Danish Girl,2016)。有趣的是,演出莉莉的艾迪瑞德曼還有向拉娜華卓斯基請教該如何做好功課來演出呢!影片拍攝出來的結果是成功的,有感人的故事、演員精湛的演出,讓人可以感受到跨性別者在自我性別認同完全建立前的躁鬱,以及摸索確立的過程。

或許是《丹麥女孩》的主軸比較集中在主要角色的互動吧,我覺得相較於我過去曾看過的性別認同類型電影,莉莉承受的挑戰和壓力其實不算大(受到外界最嚴重的影響,應該是在公園被指指點點到崩潰打人)。其實,回想過去所看的同一類型電影,可以發現,儘管程度不一,它們幾乎都表達了主角們處於充滿敵意的環境中,所承受的壓抑和折磨,以及隨之而來的挫敗與抑鬱。
歷史上的莉莉本尊。圖片/維基百科

不同於例如《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或是《血腥死亡營》(Sleepaway Camp, 1983)那樣,純粹將性別不安者作為合理化行兇行為的理由,亦不如一些純粹以性別改變作為劇情秀異的配角,例如小說改編而成的《蓋普眼中的世界》(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rp, 1982)一片中,約翰李斯高雖然飾演變性成功的前知名美式足球員蕾貝塔很到位,但相較於原書對此人的描述,電影就只是單純放上這個角色,也未有太多著墨。藉由歸納這些直接探討性別認同的電影,我們幾乎可以拼湊出性別不安者從兒童至成年所要面對的不同面向議題,而以下我們將會談到這些部分。
三位電影中的性別不安者:水牛比爾(沉默的羔羊)/安琪拉(血腥死亡營)/蕾貝塔(蓋普眼中的世界)。圖片/Orion Pictures, United Film Distribution Company, Warner Bros.

兒童期:家庭的接受與同儕的排擠

這邊我想舉的兩部電影分別是《玫瑰少年》(Ma Vie En Rose, 1997)與《裝扮遊戲》(Tomboy, 2011)。兩部電影的故事開展皆由主角一家遷入陌生的異地開始,藉由該處居民與主角一家的互動,帶出一般人的性別觀念在碰到跟以往認知不同的「他者」時,產生的排擠心態,以及後續對扶養性別不安兒童家長的衝擊。
洛莉(裝扮遊戲)與律多(玫瑰少年)。
圖片/Pyramide Distribution, Sony Pictures Classics

在《裝扮遊戲》中,外表裝扮成男孩,化名麥可的洛莉,在搬到新住處後,首先要面對的課題就是融入當地的男孩團體。因為兒童的生理性徵不明顯,所以對裸上半身踢球的活動還過得去,更進階例如隨地小便或是著泳褲這種有可能會被抓包的場合,也是用其他方法規避掉了。洛莉與男孩們玩在一起,得到了女孩芳心,然而終究因為在衝突中他打傷人而被母親強迫換上女裝道歉並說明原委。這個轉折也讓故事開始進入核心:當偽裝被揭穿後,跨性別認同的小孩如何自處。

常人有道:童言無忌。兒童們的世界裡,說不定對於跨性別認同這件事情,並不若大人們那麼嚴肅緊張。在同儕們「很噁心」等話語攻擊下,被孤立的洛莉選擇回到家這個避風港。不過,影片最後並未以這種低迴做收,而是讓觀眾跟著洛莉一起發現:其他女孩疏遠的主要原因,並非因為她女扮男裝,而是因為受欺瞞引起的不悅,這也告訴我們其實兒童的世界相對成人,還是單純許多的。

然而《玫瑰少年》的律多面對的環境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一家幾乎被整到在鎮上待不下去。恐同的影響除了讓律多在學校被同學暴力霸凌外,更連帶地讓家庭也處於動盪不安:家門被噴漆、父親的工作不保等等。這些事件讓母親很難不置入自己的情緒,於是轉而變成更大的壓迫。在父親找到新工作搬家後,律多刻意抗拒穿女裝的新朋友單純想交換服裝的提議,而在被迫換裝後,果不其然母親因此崩潰失控追打。要不是在發現真相後,突然醒悟到孩子可能會從此離她遠去,從此放下,只怕主角的心靈又會再添一道深深的傷痕。

兩部電影中主角面對性別認同困境的不同立場是:「默默的隱瞞到包不住火的時候」與「我為什麼不能公開跟大家說?」。然而不管是哪一種立場,最後都導向(被)揭露真相後的苦果。旁觀的我們或許覺得開誠佈公無妨,但公開後會遭遇什麼異樣對待甚至暴力攻擊,卻難以預料。身體或許可以勉力抵禦暴力甚至反擊,但心理面對外界集體壓迫,那種孤立無援、被視作異形的困境,恐怕不是動手回擊就可以解決的。更何況集體壓力對尚在發展社會交際能力的兒童來說,尤其難以承受。

因此,父母能否排除掉「我都是為你好」的矯正心態,全心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同」並攜手承擔壓力,以及當事人自己是否能以受人信賴的方式融入同儕之中(比前者難多了我知道),這兩大課題,是性別不安者在摸索自我階段能否順利成長的關鍵。

少年期:性啟蒙的困惑與面臨激化的暴力
雅莉絲(我是男生,也是女生)與布蘭登(男孩別哭)。
圖片/Pyramide Distribution,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當青春期來臨後,除了失去外界對孩童的寬容,還要面對自己感情與欲望的發展。此時可能面臨到攤牌後愛情幻滅連朋友都當不成的不安,更甚者是一種性焦慮,包括無法面對自己的生理性徵,或是面對喜愛的對象不知如何用身體表達愛欲的挫敗。於電影《我是男生,也是女生》(XXY, 2007)中,就藉由一名帶有雙性性徵、性向未定的主角,突顯這些困境。本片與其他電影的相異之處在於:主角有雙重性徵,也就是說,他/她可以依照自己的希望來決定要成為男性或女性。然而隨著劇情,我們會發現他周遭的親人朋友,都太急於希望他/她表態,好讓其存在「正常化」。

影片最特別的一幕,莫過於以女性外觀出現的主角,在情慾的驅動下,與新交往的男友發生性行為,但「她」卻是以男性器官跟男友性交。不僅影片中的主角色因此震驚,觀眾可能也始料未及(因為以全片的敘事邏輯,觀眾應該會預設「她」不會主動展現,而是會被新男友在親密行為時才「突然」發現)。但或許正是這樣的安排,狠狠打了帶著刻板印象的觀眾們一巴掌。而後續的發展,讓觀眾再度驚訝,因為男友並不排斥這樣的關係,反倒是主角需要時間來釐清到底自己心裡真正的感覺是什麼。這也是為什麼我欣賞此片的原因,它不帶入結果論告訴你主角選擇成為男/女性,而是希望觀眾易地而處,假設你在這種迷惘的狀態,是否希望他人給你一點空間,而非迫使你做出抉擇。

本類型片中著名的《男孩別哭》(Boys Don’t Cry, 1999),則是徹底展現了性別與性傾向的暴力面向。當主角布蘭登隱藏的性別被揭穿後,隨之而來的是好哥兒們瞬間翻臉,將同樣追求心儀女郎卻失敗的男性自尊挫敗,轉化成野蠻的性暴力。我覺得相較於生理即為男性的友人,布蘭登反而更努力地讓自己「比男性更像男性」,在日常生活中展演「她」認同的性別,也因此種下了男性氣概競賽的因子,最終導致以性侵作為「頓挫男性氣概」的一種手段。

倘若了解到全片是基於真實案件改編,那麼這種寫實的拍攝方式,讓人更能體會到性別不安者面對此種暴力下的無依無靠,以及大環境更為不友善的打壓。

成年期:何處有歸屬感與愛
布莉(窈窕老爸),咪咪(冥王星早餐)與海薇(搖滾巴比)。
圖片/The Weinstein Company and IMC films, Sony Pictures Classics, New Line Cinema

跨性別相關電影中以成年人為主角的也不少,除《丹麥女孩》外,大約十年前的《窈窕老爸》(Transamerica, 2005)、《冥王星早餐》(Breakfast on Pluto, 2005)以及《搖滾芭比》(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2001)等三部都曾經引起關注。其中後兩者是以近傳記的方式從小時候一路推進到成年。儘管勇於做自己,兩位主角都遇到類似的問題:太容易為了追求愛情,而做出許多原本也許不需要的犧牲。

《冥王星早餐》裡的咪咪以為魔術師是真的在意她想要尋母的心情,而甘願讓自己像個白癡在舞台上被耍著玩,以出醜來博得表演觀眾的歡笑,延續魔術師的舞台生命。《搖滾芭比》的海薇則為了與黑人大兵結婚,做了變性手術,卻不幸失敗而留下「憤怒的一吋」,後來移居美國卻仍被無情拋棄。而因為音樂而認識的對象,卻又懼於她餘下的性徵,最終竊取了音樂創作後離開她。

或許我們會為他們感到不平:在性別上得不到認同的他們,其實僅僅是盼望找到願意接受自己的人,相信愛情,卻總是換來利用和背叛?難道,在兩人關係中特別需要感情的一方,是否就註定弱勢?或許這正是為什麼《窈窕老爸》裡的布莉,執意獨居,徹底逃避的理由。若非數十年前一時亂性所生的兒子找上門來,她也不會落得必須瞞住自己是生父的身分,兩人一起公路之旅而窘態百出。

其實,我深深覺得,跨性別者在情感關係中會讓自己處於弱勢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主流社會的性別分類框架太過強大所造成的。由於跨性別者處在這個分類框架之外,讓「正常」者覺得不安而產生排斥或恐懼。在如此不公平與充滿歧見的起點上,當有任何可以付出真心的機會時,跨性別者往往不顧一切,卻因此更為弱勢。

結語:電影散場了,現實的我們呢?

回到真實世界。跨性別者也不全然都如影片中所反映的那樣抑鬱與無奈。例如稍早之前,台中一中曾愷芯老師變性的相關新聞中,親友與同學都是支持他的;或是藝人劉薰愛的工作表現,似乎也不因跨性別身分而被以不同標準檢視。然而我們不能否認,雖然民智漸開,但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仍然強大。我們常說這樣的刻板印象,是整個社會結構造成的問題,但我認為重要的是,在結構已然構築我們思維的情況下,我們能否用更自主的理性和感性來鬆動它。或許,觀看這些電影,試著體會跨性別者的處境,與他們共苦共難,然後反思自己既有想法,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作者小檔案】
為人均所得線下的上班族。

白天在外正常,晚上回家抓狂,以惡趣味物為精神食糧。

個性散漫,樣樣通樣樣鬆,隨意放炮,以致眾人群起而圍攻之。


【前方電影拍攝中請改道】在臺灣拍類型片有多困難?

文/傅崑閔

國片《紅衣小女孩》趕在2015年底上映了,上映前宣傳的力道可說是近年國產恐怖片之最,開片票房也得到了相應的回饋。稍微再久之前九月底的金鐘獎,另外還有一部成績亮眼的作品:橫掃了迷你劇集/電視電影類別四項大獎的《麻醉風暴》。

這兩部作品之間有什麼關聯?他們都是臺灣好久不見的類型片,而且有將近八成的工作團隊成員是同一批人。


上一次大眾熟知的國產恐怖片(除了同樣2015上映的《屍憶》),已經是將近十年之前的《宅變》、《詭絲》;而醫療劇呢?你是不是還只想得到《白色巨塔》?那也是十年前了。

但是就在這短短一年之內,筆者本人連續參與了這兩部作品的拍攝工作。我想或許是「生出」一部類型片實在太過困難,麻煩到我都不知該不該再接下一部類型片累死自己了;所以類型片才這麼少人拍……吧。

2016年5月17日

【本宮也還在思考】業務性格養成班

文/林君襄

一年前換工作,應徵一家網路行銷公司的管理職缺,帶點運氣地接任了。因此當時不只是一次換頭路的經驗而已,更是預期之外的自我挑戰。作為女兒、姊姊、學生、朋友或誰誰誰的女朋友,各種身分我都還駕輕就熟,但在工作上去管人真是頭一遭,不確定會得到多少,又失去什麼,因此格外留意自己的轉變。

起初幾個月,戰戰兢兢地學習跟模仿,也小心翼翼地保持原樣;後來了解,上對老闆,下對組員,對外是客戶,對內還有其他部門,想要每一面都被誇好,彈性應對絕對比堅守原則還有用(但不一定是對或好的喔)。多少次想跟老闆說:「醒醒吧不能這樣。」或跟組員說:「你說得對就這麼辦。」現實中兩種情境往往是交換的,對老闆只能微笑點頭,對組員要適時皺眉搖頭。
圖/Pidang
久而久之,懂得人們喜歡聽什麼,而你的身分又該對他人說什麼。即使在學校上了幾學期的演說課,聽了無數堂講座,這種「業務性格」的養成,還是得靠職場集訓班。至於這種特質好不好,端看看個人了。

網路行銷的服務範圍很廣:窗口接洽、策略及創意規劃、製作成品、與網友互動等,但上述是工作內容,不是一個一個單一職務。就以目前我待的這間公司來說,需要通才更勝專才,然而這對一些人來說是難以迎合的標準,尤其美術人員。近一年之間,我不只遇到一個在「專心創作」跟「業務交際」之間心理掙扎的美編人員,最後他們都選擇離開這個多重角色切換的職務,去追求不需與老闆、主管、客戶過招的創作淨土。

累積幾個案例後,老闆提點我:「之後聘人多找一些傳播底子的好了。」以實務面來說,我同意老闆說的,這對組織有益。但同時我感到無奈,一來,視覺化的風氣很盛,我認為這些非業務行為的付出與表現,支持了這個產業大半的成功,但交際這件事表面上直繫客源,因而顯得最重要;二來,傳播系的學生也算是業務人才!?原來在文字、美學、思辨能力之外,「傳播科系畢業」還有這種社會觀感,我學生時期倒沒這種自覺。

業務性格到底怎麼在傳播行業裡如此重要?我想是市場教會我們去迎合的。客戶覺得他買的是「傳播專業」,所以策略精準、創意新穎、傳播工具到位,都算基本款,別忘了他多花一點錢是在買「代理」,這就包括一種「被服務的感受」,它是無形的,所以有時我們被拗起來也是無邊無際的。

不少次我接到組員被媒體代理商客訴的電話,只因為組員都不打電話給他,顯然信件、訊息往來對客戶來說是不夠的,讓他們沒有被看重的感覺;也有客戶特別喜歡我們出席實體活動,即使跟我們服務的網路範疇無關,但我們的到場耗上一整天讓客戶倍感溫暖。顯然維持令客戶舒服的「服務溫度」,也是我們的工作。

那麼,是否在乎「服務的溫度」,有影響嗎?我想到一個例子。某天晚上11點,另一個部門的同事請我幫忙客戶緊急的要求,我當下視為內部資源調度的狀況,於是就協助處理了。後來才知道,是這位組長額外答應客戶的免費服務,而他負責的正是公司裡總業績最漂亮的一組。或許這算是專業之外,勾住客戶的方式吧。你必須多付出一點什麼,更多額外服務、更高的折扣、奇怪的時間配合……甚至乾脆把客戶當成朋友(合理化一切不合理的最高境界)。原來一個厲害的網路行銷人,除了專業很重要,也該有保險、房仲業務員般顧生意的頭腦。

雖然有上述種種「業務般的訓練」,它細微地透過工作潛移默化,有時讓我對「自我」不太好意思,但似乎慢慢找到「柔軟低頭」與「擺臉抵抗」的平衡點,不再因工作上的業務員表現感到不適。不過,這是屬於我的經驗。傳播產業每種職務都有為難,若說「可以純粹把它當成生存工具而不被影響」,那說的人撒謊,聽的人太天真。當你預見了、感受到轉變時,就只能一直自我提醒了。我還是不確定會得到多少,又失去什麼。

持續觀察中。

同時也還是不解,原來「讀傳播是業務的料」是既定印象啊!?(再問一次)

【作者小檔案】
林君襄,生性霸道又樂於思辨。

愛貓,愛電影,他們都有深度和神祕感;
厭惡豬肉和財大氣粗的人,它們有一樣的惱人氣味。

從小在熙來攘往的美髮店打滾,
觀察奇人軼聞已是成長的DNA
一天不死,這DNA也只好繼續作用。

【鳳梨酥換宿中@yokohama】魯蛇也能很閃亮 搖滾「宅男」團《空想委員會》

文/陳怡秀


「如果沒有音樂的話,我們幾個應該就是廢柴了吧。所以,真的很謝謝大家」,舞台上的男孩無意識地撥動了琴弦,思忖幾秒鐘,「除了謝謝以外,我不知道該怎麼說,就請大家聽我們的音樂吧!」伴隨著眾人的尖叫,悅音響起,音樂旅程繼續延展。

喜歡日本很多很多的人事物,總是被帥氣的偶像明星所吸引,但面對日本樂團「空想委員會」,卻是那股濃濃的「宅氣」和「魯蛇」味,讓我難忘。光用樂團的名稱就很容易理解了吧?「空想」意指妄想、幻想,這個樂團由「委員長」主唱兼吉他手的三浦隆一、佐佐木直也(吉他手)、和岡田典之(貝斯手)三人組成,展開活動,非典型帥哥、也沒有粗獷豪邁的rocker外型,空想委員會被稱為是草食文學系宅男搖滾樂團。

2016年5月16日

【街角的書報攤】阿兜仔不講英語

文/鴿子

「啊!那是外國人!怎麼辦?我不會講英文!」
「是外國人耶!要跟他講英文!」

這樣的心態是台灣人遇到外國人的普遍反應,殊不知許多母語非英語的外國人,卻因此感到困惑,甚至反感。來自西班牙的黑素斯(Jesus Sandoval)因此在youtube上開了節目《阿兜仔不教美語》,分享他觀察到的台灣大小事,並強調不是每個外國人都會說英文。
圖/YouTube 截圖

2016年5月12日

【記者平常說不出口的OS】作者介紹

關於 賞祥


畢業自傳播相關科系,
大學確立當記者的志向,
畢業後一腳踏入媒體圈,至今約3年,
仍在這領域努力累積、學習著...



關於【記者平常說不出口的OS】

將工作線上的新聞事件、所見所聞化成文字,不是談新聞事件本身,而是新聞事件後,產製新聞的工作者可能有過什麼思考和掙扎。

專欄文章

台大攝影社取消的一頓餐——爆料文化的悲哀


【前方電影拍攝中請改道】作者介紹

關於 傅崑閔


1987。
高中玩的是康輔社,
大學念的是政治;
喜歡踢足球,支持阿森納足球隊。


高中籌備畢業典禮時拿了家裡的DV拍同學做木工,
自學起剪接工作花絮成為人 生的第一次影像創作;
對於影像能傳達給觀眾的感知感動之無窮無盡,一直著迷至今。

這輩子只做過拍片這份工作,未來也不會停止。

關於【前方電影拍攝中請改道】

你在趕路去上班。
你在放學途中。
你女朋友在電影院門口等你.....

但你眼前就是有個舉著加大輸出告示牌戴著鴨舌帽一臉邋遢腰間對講機還嗡嗡叫的討厭鬼擋著你的去路!

就是我!我就是那個  臭  拍  片  的 !

拍支影片,除了拿攝影機的、看著監視器喊"卡!"的、上台領獎座的.....
還有好多好多像這個站在路邊拿張告示牌一樣的人。

這些人總是在做一件件小事,看起來微不足道。
就讓我用這些小事來回答你,"拍電影(片)的事有什麼了不起?"。

專欄文章

在臺灣拍類型片有多困難?

2016年5月5日

《共誌》上架點



台北唐山書店
 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33巷9號地下室

台中東海書苑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二街104號

台中TS書店
 龍井區新興路2巷2-1號1樓

佛光大學唐山書坊
 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林尾路160號  雲起樓115R

東吳大學校本部活中1F
 台北市臨溪路70號活動中心1樓

東吳大學(城區部)四大樓1F
 台北市貴陽街1段56號 四大樓1F 4103室

中研院四分溪書坊
 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研院學術活動中心B1

有河Book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5巷26號2樓

政大書城


博客來

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2016年5月3日

第十一期 TIDF10專題 │新聞自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新聞自由的內涵也不是

魏玓
圖/TIDF提供

第十屆的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選了《新聞不死》(Checks and Balances和《伊朗全面噤聲》(Remote Control)這兩部跟新聞有關的片子,值得一看,也值得一談。


這兩部片子的主題都在談新聞,但也都不僅僅是新聞。他們在表現手法和形式上,都是這類主題中很少見的,各有突破。更有意義的是,他們敘述的事件發生地點,都在伊斯蘭世界,前者是阿爾及利亞,後者是伊朗,也都是對臺灣社會來講較陌生的國度。兩者之間其實有一些可以對照和聯繫之處,不過我們先個別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