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蔡蕙如
身為一個物件愛好者(每週至少去一輪慈善二手店)與物件共誌「專欄作家」(超過半年才寫得出一篇)的視角是不太相同的,特別是當半年才寫得出一次,這種後者的角色出現時會特別感受到這種差異感。
前者著重於色澤樣式與體感的刺激,這是一種直觀且經驗式的樂趣與悲愁。例如:一個1930年代SPONG公司做的「又重又沉的」黑色鐵製手搖磨豆器(No. 1);一個1960年代VELOS公司做的深綠色「鴨嘴」鐵製雙打洞機(No. 4314);一個1970年代HORNSEA公司做的幾何圖形的木蓋咖啡陶罐。
這些大大小小各種日常用品的物件對我來說一開始像是初次見面的陌生人,然後開始一個個地看、觀察、惦惦有幾斤重、翻到物件的背後看看它是哪個時期哪裡製造的,心裡開始有個定見:有些物品剛看到覺得很喜愛但是又覺得不夠便宜所以不敢買,但是心裡想個兩三輪或是過了好幾天決定要去買時,卻早就人去樓空。有時候過個一年半載無意間又看到同樣的物品,心底很激動地會升起一種很俗氣的「緣來就是你」的感慨萬千,急急忙忙地就殺好價錢帶回家。有些相似的物件總是會重複地出現,這時候看就又有一種「老朋友你來啦」的感受。經過一週又一週的「訓練」,這些不同品牌不同年代不同用途不同造型的杯碗盤盆、刀叉湯匙、事務用具、畫框衣物逐漸分門別類成各個年代的氛圍。偶爾在看麥可李(Mike Leigh)早期為BBC拍的電視劇裡,可以不經意地從演員在餐桌上用餐的時刻,像是Hard Labour (1973) 和The Permissive Society (1975),看到這些熟悉的物件,除了興奮地叫出名字之外(物件而非明星的名字),一方面也實地感受到這些物件怎麼和周遭環境和劇情所使用,這種心情可能有點像大家現在去艋岬剝皮寮的感覺類似吧。但奠基在前者的角色,這種懷舊性的情緒與氛圍,對於幾乎是每半年一次的書寫來說,或許有助於前者透過「物件」的角度來理解它們在歷史上的意義。
hard labour (1973)中的一幕,裝滿早餐的是Johnson Bros的藍色花型盤。 |
hard labour (1973)中的一幕,右邊是JAJ的咖啡壺。 |
The Permissive Society (1975) 一幕,那是Pyrex咖啡杯組。 |
回到過去…以生活之名
BBC 最近剛下檔了一個共六集的節目『重回昔日週末時光』(Back in Time for the Weekend)[1] ,這個每週二晚上播出一集一小時的實境節目,以一家人為主角(異性戀父母與一雙兒女),讓這家人重新體驗不同年代的英國人怎麼度過週末的。對我而言,整個節目最大的賣點是以每集十年為一個單位(例如: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節目單位每一集都會以那個年代的主要風格裝潢主角家裡的客廳、餐廳與廚房,所以每一集都有很強烈的物件與時代風格,是一個以現代觀點直接面對過去歷史物件的實境節目。這和直接觀看70年代或80年代的電視劇不同,物件在電視劇裡被鑲嵌在一個自然的情境裡,你可能很難對劇情裡面的物件有何評論(它們可能絕大多數的時間只是靜靜地躺在背景裡);但是這個實境節目卻以這些「當代人」在過去的情境裡的「驚嘆與抱怨」、「懷舊與體驗」各種「不合時宜」的物件與休閒活動。但這一系列的節目不只是帶著觀眾懷舊而已,還包括一系列的調查與考究。
每一集節目都有一位節目主持人和Polly Russell(社會歷史學家,就職於大英圖書館)開場白介紹每一個年代休閒活動的主要特色,而其中最重要的考察資料就是《家庭開支調查》(The family expenditure survey, FES)。這個調查從1960年代做到2001年,其中的資訊包括了家戶與個人收入訊息、各種開銷(房租、煤氣電費、電話帳單、保險、購買明細)。透過這些資料,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家庭都把錢花在什麼地方了,那時候的休閒娛樂是什麼?並進一步了解各個年代的消費趨勢與社會變化之間的關係。
50年代還是普遍物資匱乏的年代,食物與肉品供給不足,環境屋舍因大戰後需要重建,所以幾乎沒有所謂的現代標準的休閒活動。中產階級家庭的客廳圍著一台鋼琴而非電視,晚餐後就是彈鋼琴唱歌或是閱讀。此外,也因為各種家戶用具仍在「手動」階段,婦女在50和60年代的英國幾乎都是家庭主婦,並需要花很大的力氣與很多時間在清掃、整理、烹飪上。「職業婦女」的概念一直到80年代才慢慢地出現。參與這次實境節目的家庭成員:媽媽原本就是職業婦女、爸爸是家庭煮夫,姊姊大約高中青少女階段、弟弟大約國中青少年階段。媽媽一下子從職業婦女轉變成50-60年代被家事囚禁的家庭主婦而感到痛苦與不可思議。家中永遠有做不完的家事,那時候的年輕女性也被教育要成為「家庭主婦預備軍」,所以場景永遠是媽媽帶著女兒做家事或是學縫紉等。那個手搖式腳踩洗衣機和手轉式衣物擰乾器算是1950年代的經典。而男性在50、60年代則進行比較多的「勞動」休閒活動,包括修車、釀啤酒、後院種菜等。
但是到了60-70年代,隨著家戶收入提高,與各種技術發展,婦女似乎可以「節省」他們的勞動時間,參與更多家庭休閒活動。例如:食品工業的發展,像是Iceland超市從1970年代發跡,是一個專賣冷凍食品的超市,保存食物的技術進步,為了節省準備食物的時間,在這裡可以購買各種已經煮熟的蔬菜(青豆、碗豆、馬鈴薯泥、花椰菜等)和肉品(炸魚塊、魚片、雞塊等)。1971年英國成人教育系統(Open University, OU)首度與BBC合作,播出一系列各種主題的課程,許多家庭主婦因為家電與食物烹飪方式進步而節省不少時間,剩餘時間則用來充實自我、與社會接軌(雖然70年代開始有少數女性進入職場,但當時婦女若結婚進入家庭生育後,通常很多選擇或被迫不再繼續工作)。
OU在BBC播出的節目片段。圖/截自節目歷史片段 |
足球賽也是當時1960年代以來非常普遍的娛樂活動,因為當時的球票一張20便士人人負擔得起,和現在足球隊被各國財團買走(英超球賽球票動輒80鎊起跳)、電視轉播權也年年競標年年漲的狀況相比,早期的足球賽實在太親民,也是很多父子的主要親子活動。這段歷史或許可以透過Nick Hornby的自傳式小說《足球熱》(Fever Pitch)更進一步去看那種從小到大觀看足球、作為某一隊足球迷的一種儀式性活動內涵。
當時看足球的盛況。圖/截自節目歷史片段 |
讓器物來娛樂我們
各種家庭的娛樂設施,包括聽音樂(黑膠播放器)、電視等也出現在家庭中,以及紀錄家庭活動的攝影機、照相機、幻燈片機也隨之初見。那時候的青少年流行去朋友家聽最新出的單曲黑膠,他們也有最簡便的黑膠隨身聽(塑膠製小小一台專門聽小單曲的),這跟擺在家中客廳的大的黑膠播放器(通常是父親使用,1970年代最紅的是Mike Oldfield 的專輯Tubular Bells,據說每個家庭都有一張)。大小黑膠機是不同的概念與空間意義,這代表青少年藉此進行某種獨立活動,透過自己的機器、自己選的黑膠,在自己或朋友的房間、聽他們的音樂。
50年代的鋼琴在家中的位置,在60年代正式讓位給電視機。家庭花更多的時間一起收看黑白電視。值得一提的是,1970年代歷經能源危機、經濟衰退,與罷工事件,停電停班的結果,因此工時時間縮短,意外導致更多與家人共享的休閒時刻。對當時50、60年代的「大人」來說,的確是很苦的年代;但對60、70長大的孩子來說,卻是最好玩的童年時期。
隨著VCR(錄放影機)的發明,看電視的時間不再是守在電視機前面等著節目播出,人們只需要預先設定錄影時間,然後回家再看錄好的節目。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柴契爾上任,各種私有化政策也影響這些家庭的生活習慣。原本的公共社會住宅政策(council house)鬆綁、私有化,柴契爾政府鼓勵人民以買房子取代跟政府租房子,後續所造成弱勢群體被趕出市中心、房價高漲與建商炒作的後果。但對當時的中產階級而言,所展現出新的休閒活動是:DIY家庭裝飾裝修風潮。BBC2當時推出許多如何裝修房子或室內裝飾的節目頗受歡迎。由於中產階級開始擁有房子,所以大家花心思裝飾,從FES中發現,許多家庭開始多了很多裝修材料的費用。
1980年代,隨著個人主義式的消費氛圍升起,以及經濟政策的新自由主義化,各種金融投資活動的鬆綁,體現在個人生活層面上最明顯的是信用卡的「先買後付款」概念逐漸普及,以及積極營造個人風格的消費方式,「風格變成重要的事」。BBC 1在1986年開始播The Clothes Show教觀眾怎麼穿搭。各種商品:隨身聽、個人電腦、電腦遊戲、健身操錄影帶、全身日光浴機器、廚房安裝第二台電視、全新的穿著風格與髮型等。經歷過整個80年代的體驗後,媽媽表示:「80年代給人的感覺就是money和buying things。建立在一堆有的沒的浪費上,有些東西根本就不需要買」。同時「職業婦女」的概念在1980年代被建立,大多數婦女開始在職場擁有全職全薪的工作(相較於1970年代大多仍是part-time job),但這使她們反而承擔雙倍的勞務(支薪的工作和無償的家務)。當時很多針對職業婦女的商品廣告像是:superwoman兼顧繁瑣家務和忙碌工作的好幫手:某些更容易清潔家務的清潔劑與各種家電用品。
The Clothes Show片頭和主持人開場白:你沒有理由再穿那些次等的冒牌貨!
彩色電視機來了!
1990年代有更多家庭可以「負擔得起彩色電視」等日常家電。節目指出,1960年代的彩色電視機要價3000鎊,但是到1990年代卻只需要200鎊的原因在於: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隨著生產鏈全球化與各種貿易管制的鬆綁,英國製造業從1980年代開始紛紛出走到人工便宜的中國和東南亞,因此消費產品變得「大多數人都可以負擔得起」作為一種虛偽的修飾,實際上是製造業將剝削的成本轉嫁到他國卻少被討論。而大型購物中心也在90年代中期興起,成為週日家庭「出遊」的好去處。與原本High Street上的商店街不同,這些巨大、舒適、安全、充滿各種商店遊樂設施與餐廳的巨大shopping halls是經過精密的消費者市場調查分析所算計出來的結果,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讓消費者可以花最多的時間和最多的錢。也因此從這個時期開始,零售業與服務業釋出大量職缺,同時「彌補」了製造業衰敗的問題。經歷1950到1990年代,這家人同時體驗到不同的歷史脈絡、消費產品與科技如何建構出家人之間的關係。
從行動者的角度來看,這個節目將家庭成員在體驗不同時期活動的反應與回饋捕捉得非常精準。特別是從媽媽看到婦女在家庭中角色的轉變,無論是全職家庭主婦的無償勞動狀態,幾乎無休閒活動可言;或即便是期待已久的全職工作(可以踏出家門自由女性的角色)來臨,實際上卻也帶來更大強度的剝削(大部分的家務還是由女性承擔)。
而從結構的角度來看,節目其實也盡責地將各個不同年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次文化的大事件鑲嵌在生活脈絡中:例如各種皇室大事件當時的人們是怎麼慶祝的,包括圍著收音機聽女王加冕儀式、圍著電視機看查爾斯王子與戴安娜王妃結婚典禮所舉辦的慶祝派對(不過媽媽說:我喜歡辦派對大家聚在一起的感覺,但是辦派對的理由不用是皇室結婚吧)。又例如冷戰時期的核武危機,80年代初一部BBC製作的戲劇節目Threads就是以英國Sheffield遭到核爆攻擊後的故事,反映了那時候大多數人對於冷戰、核武競賽的恐懼(全家人圍著電視看Threads後,媽媽回憶起這段往事就哭了)。
不過這個節目也不是沒有缺點。最重要的問題是,內容設計其實太過理所當然。舉例來說,這一系列節目顯然應該先改個名字:「重回昔日中產階級的週末時光」(Back in Time for the Middle Class Families’ Weekend)才對。其實在每個時代創新的科技物件,都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負擔得起的,各種炫耀性的消費和活動雖然是當時的「時尚與風潮」,但卻只描繪了某些群體的休閒生活與消費。此外,雖然重要歷史脈絡都被提及,但這些事件被自然化了,例如前述90年代大多數家庭都可以擁有一台相對便宜的彩色電視機(對中產階級家庭來說,可能是第三或第四台電視)。但是根本原因不僅是節目輕描淡寫提到:國際貿易興盛、成本降低、中國大量製造而已,而是1970年代以來英、美等國實施新自由主義政策,政府放任企業出走尋找可剝削的便宜勞動力所造成的結果。甚至1990年代開始有衛星電視、sky TV也是布萊爾政府上任後的去管制媒體政策的後患,但是在這個節目中被描繪成「傳奇」每個月只要付18鎊就可以享受更多頻道與足球賽,那個時候足球轉播權被Sky高價壟斷的問題,完全不被看見。
當然,這個節目透過重現行動者的生活反省了科技、社會發展、家庭關係、女性角色等的轉變與相關問題,還有過度個人主義風尚和過度充斥的消費活動。這些都是可取的,不過缺乏回到核心問題的批判,這些反省到最後只讓觀眾記得:懷舊生活的驚喜、重視家庭價值(這也是很重要啦)、節制且有品味、有意識的消費。(共)
-----
註1:BBC 2去年(2015)推出第一系列一共六集的『重回昔日晚餐』(Back in Time for Dinner)。相同的主持人與食物社會學家Polly Russell以國家食品調查(National Food Survey, NFS)為參考基礎,看飲食習慣怎麼從1950年代逐漸變成現在這種飲食習慣。甚至在聖誕節推出SP篇Back in Time for Christmas(一集)看聖誕節是怎麼過的,非常有趣。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