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別」似乎成了今年西方電影圈的熱門話題。從《丹麥女孩》的叫好叫座,到著名導演華卓斯基「兄弟」陸續公開變性。其實,這類主題在電影中已經儼然成為某種類型,且看「鍵盤分析師」專欄作者司柏濬怎麼說……
2016年三月,以《駭客任務》系列聞名的華卓斯基(Wachowski)導演檔,在四年前哥哥變性成功(從Larry改名Lana),使得兩人從兄弟變姊弟後,弟弟也公開自己選擇變性為女性(從Andy改名 Lilly),兩人成為姊妹拍檔。看到新聞時,我雖然忍不住「wow」,但仔細一回想,似乎也不是無跡可循。從兩人2015年的影集誠意之作《Sense8》中,大概就可以感受出她們把對性別議題的感受融入作品之中;甚至回溯到兩人早期作品《驚世狂花》(Bound, 1996)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直觀的以生理推測其性向,然而卻是錯誤的」這種味道。
這讓我想到也是不久前才看過的影片,描述變性人先驅莉莉艾爾伯的《丹麥女孩》(Danish Girl,2016)。有趣的是,演出莉莉的艾迪瑞德曼還有向拉娜華卓斯基請教該如何做好功課來演出呢!影片拍攝出來的結果是成功的,有感人的故事、演員精湛的演出,讓人可以感受到跨性別者在自我性別認同完全建立前的躁鬱,以及摸索確立的過程。
或許是《丹麥女孩》的主軸比較集中在主要角色的互動吧,我覺得相較於我過去曾看過的性別認同類型電影,莉莉承受的挑戰和壓力其實不算大(受到外界最嚴重的影響,應該是在公園被指指點點到崩潰打人)。其實,回想過去所看的同一類型電影,可以發現,儘管程度不一,它們幾乎都表達了主角們處於充滿敵意的環境中,所承受的壓抑和折磨,以及隨之而來的挫敗與抑鬱。
歷史上的莉莉本尊。圖片/維基百科 |
不同於例如《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1991)或是《血腥死亡營》(Sleepaway Camp, 1983)那樣,純粹將性別不安者作為合理化行兇行為的理由,亦不如一些純粹以性別改變作為劇情秀異的配角,例如小說改編而成的《蓋普眼中的世界》(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rp, 1982)一片中,約翰李斯高雖然飾演變性成功的前知名美式足球員蕾貝塔很到位,但相較於原書對此人的描述,電影就只是單純放上這個角色,也未有太多著墨。藉由歸納這些直接探討性別認同的電影,我們幾乎可以拼湊出性別不安者從兒童至成年所要面對的不同面向議題,而以下我們將會談到這些部分。
三位電影中的性別不安者:水牛比爾(沉默的羔羊)/安琪拉(血腥死亡營)/蕾貝塔(蓋普眼中的世界)。圖片/Orion Pictures, United Film Distribution Company, Warner Bros. |
兒童期:家庭的接受與同儕的排擠
這邊我想舉的兩部電影分別是《玫瑰少年》(Ma Vie En Rose, 1997)與《裝扮遊戲》(Tomboy, 2011)。兩部電影的故事開展皆由主角一家遷入陌生的異地開始,藉由該處居民與主角一家的互動,帶出一般人的性別觀念在碰到跟以往認知不同的「他者」時,產生的排擠心態,以及後續對扶養性別不安兒童家長的衝擊。
洛莉(裝扮遊戲)與律多(玫瑰少年)。 圖片/Pyramide Distribution, Sony Pictures Classics |
在《裝扮遊戲》中,外表裝扮成男孩,化名麥可的洛莉,在搬到新住處後,首先要面對的課題就是融入當地的男孩團體。因為兒童的生理性徵不明顯,所以對裸上半身踢球的活動還過得去,更進階例如隨地小便或是著泳褲這種有可能會被抓包的場合,也是用其他方法規避掉了。洛莉與男孩們玩在一起,得到了女孩芳心,然而終究因為在衝突中他打傷人而被母親強迫換上女裝道歉並說明原委。這個轉折也讓故事開始進入核心:當偽裝被揭穿後,跨性別認同的小孩如何自處。
常人有道:童言無忌。兒童們的世界裡,說不定對於跨性別認同這件事情,並不若大人們那麼嚴肅緊張。在同儕們「很噁心」等話語攻擊下,被孤立的洛莉選擇回到家這個避風港。不過,影片最後並未以這種低迴做收,而是讓觀眾跟著洛莉一起發現:其他女孩疏遠的主要原因,並非因為她女扮男裝,而是因為受欺瞞引起的不悅,這也告訴我們其實兒童的世界相對成人,還是單純許多的。
然而《玫瑰少年》的律多面對的環境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一家幾乎被整到在鎮上待不下去。恐同的影響除了讓律多在學校被同學暴力霸凌外,更連帶地讓家庭也處於動盪不安:家門被噴漆、父親的工作不保等等。這些事件讓母親很難不置入自己的情緒,於是轉而變成更大的壓迫。在父親找到新工作搬家後,律多刻意抗拒穿女裝的新朋友單純想交換服裝的提議,而在被迫換裝後,果不其然母親因此崩潰失控追打。要不是在發現真相後,突然醒悟到孩子可能會從此離她遠去,從此放下,只怕主角的心靈又會再添一道深深的傷痕。
兩部電影中主角面對性別認同困境的不同立場是:「默默的隱瞞到包不住火的時候」與「我為什麼不能公開跟大家說?」。然而不管是哪一種立場,最後都導向(被)揭露真相後的苦果。旁觀的我們或許覺得開誠佈公無妨,但公開後會遭遇什麼異樣對待甚至暴力攻擊,卻難以預料。身體或許可以勉力抵禦暴力甚至反擊,但心理面對外界集體壓迫,那種孤立無援、被視作異形的困境,恐怕不是動手回擊就可以解決的。更何況集體壓力對尚在發展社會交際能力的兒童來說,尤其難以承受。
因此,父母能否排除掉「我都是為你好」的矯正心態,全心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同」並攜手承擔壓力,以及當事人自己是否能以受人信賴的方式融入同儕之中(比前者難多了我知道),這兩大課題,是性別不安者在摸索自我階段能否順利成長的關鍵。
少年期:性啟蒙的困惑與面臨激化的暴力
雅莉絲(我是男生,也是女生)與布蘭登(男孩別哭)。
圖片/Pyramide
Distribution, 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
當青春期來臨後,除了失去外界對孩童的寬容,還要面對自己感情與欲望的發展。此時可能面臨到攤牌後愛情幻滅連朋友都當不成的不安,更甚者是一種性焦慮,包括無法面對自己的生理性徵,或是面對喜愛的對象不知如何用身體表達愛欲的挫敗。於電影《我是男生,也是女生》(XXY, 2007)中,就藉由一名帶有雙性性徵、性向未定的主角,突顯這些困境。本片與其他電影的相異之處在於:主角有雙重性徵,也就是說,他/她可以依照自己的希望來決定要成為男性或女性。然而隨著劇情,我們會發現他周遭的親人朋友,都太急於希望他/她表態,好讓其存在「正常化」。
影片最特別的一幕,莫過於以女性外觀出現的主角,在情慾的驅動下,與新交往的男友發生性行為,但「她」卻是以男性器官跟男友性交。不僅影片中的主角色因此震驚,觀眾可能也始料未及(因為以全片的敘事邏輯,觀眾應該會預設「她」不會主動展現,而是會被新男友在親密行為時才「突然」發現)。但或許正是這樣的安排,狠狠打了帶著刻板印象的觀眾們一巴掌。而後續的發展,讓觀眾再度驚訝,因為男友並不排斥這樣的關係,反倒是主角需要時間來釐清到底自己心裡真正的感覺是什麼。這也是為什麼我欣賞此片的原因,它不帶入結果論告訴你主角選擇成為男/女性,而是希望觀眾易地而處,假設你在這種迷惘的狀態,是否希望他人給你一點空間,而非迫使你做出抉擇。
本類型片中著名的《男孩別哭》(Boys Don’t Cry, 1999),則是徹底展現了性別與性傾向的暴力面向。當主角布蘭登隱藏的性別被揭穿後,隨之而來的是好哥兒們瞬間翻臉,將同樣追求心儀女郎卻失敗的男性自尊挫敗,轉化成野蠻的性暴力。我覺得相較於生理即為男性的友人,布蘭登反而更努力地讓自己「比男性更像男性」,在日常生活中展演「她」認同的性別,也因此種下了男性氣概競賽的因子,最終導致以性侵作為「頓挫男性氣概」的一種手段。
倘若了解到全片是基於真實案件改編,那麼這種寫實的拍攝方式,讓人更能體會到性別不安者面對此種暴力下的無依無靠,以及大環境更為不友善的打壓。
成年期:何處有歸屬感與愛
布莉(窈窕老爸),咪咪(冥王星早餐)與海薇(搖滾巴比)。 圖片/The Weinstein Company and IMC films, Sony Pictures Classics, New Line Cinema |
跨性別相關電影中以成年人為主角的也不少,除《丹麥女孩》外,大約十年前的《窈窕老爸》(Transamerica, 2005)、《冥王星早餐》(Breakfast on Pluto, 2005)以及《搖滾芭比》(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2001)等三部都曾經引起關注。其中後兩者是以近傳記的方式從小時候一路推進到成年。儘管勇於做自己,兩位主角都遇到類似的問題:太容易為了追求愛情,而做出許多原本也許不需要的犧牲。
《冥王星早餐》裡的咪咪以為魔術師是真的在意她想要尋母的心情,而甘願讓自己像個白癡在舞台上被耍著玩,以出醜來博得表演觀眾的歡笑,延續魔術師的舞台生命。《搖滾芭比》的海薇則為了與黑人大兵結婚,做了變性手術,卻不幸失敗而留下「憤怒的一吋」,後來移居美國卻仍被無情拋棄。而因為音樂而認識的對象,卻又懼於她餘下的性徵,最終竊取了音樂創作後離開她。
或許我們會為他們感到不平:在性別上得不到認同的他們,其實僅僅是盼望找到願意接受自己的人,相信愛情,卻總是換來利用和背叛?難道,在兩人關係中特別需要感情的一方,是否就註定弱勢?或許這正是為什麼《窈窕老爸》裡的布莉,執意獨居,徹底逃避的理由。若非數十年前一時亂性所生的兒子找上門來,她也不會落得必須瞞住自己是生父的身分,兩人一起公路之旅而窘態百出。
其實,我深深覺得,跨性別者在情感關係中會讓自己處於弱勢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主流社會的性別分類框架太過強大所造成的。由於跨性別者處在這個分類框架之外,讓「正常」者覺得不安而產生排斥或恐懼。在如此不公平與充滿歧見的起點上,當有任何可以付出真心的機會時,跨性別者往往不顧一切,卻因此更為弱勢。
結語:電影散場了,現實的我們呢?
回到真實世界。跨性別者也不全然都如影片中所反映的那樣抑鬱與無奈。例如稍早之前,台中一中曾愷芯老師變性的相關新聞中,親友與同學都是支持他的;或是藝人劉薰愛的工作表現,似乎也不因跨性別身分而被以不同標準檢視。然而我們不能否認,雖然民智漸開,但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仍然強大。我們常說這樣的刻板印象,是整個社會結構造成的問題,但我認為重要的是,在結構已然構築我們思維的情況下,我們能否用更自主的理性和感性來鬆動它。或許,觀看這些電影,試著體會跨性別者的處境,與他們共苦共難,然後反思自己既有想法,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