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9日

第十期 共專題 │ 坐看雲起時 行到水窮處:臺劇的現況與未來

魏玓

今年四月時,我發現臉書上愈來愈多年輕人在討論和推薦一部新的電視劇《麻醉風暴》。那一陣子,夾帶這部電視劇主題曲〈一百萬隻蝴蝶〉MV的訊息,在臉書上被四處轉貼和分享。


我觀察臺灣影視環境這麼多年,還真的已經好久沒看到年輕觀眾們出自真心地稱讚一部電視劇「好看」。我說「出自真心」,意思是,那不像他們偶而熱烈討論某部鄉土劇的劇情,多少帶有一些揶揄和反諷的成份。也不像他們過去幾年曾經提過的一、兩部偶像劇,雖然也算是叫好,但是總覺得他們其實是喜歡戲中的偶像演員多過那部戲本身。

但是《麻醉風暴》不同。他們說「好看」,這兩個字雖然簡單,卻傳達出一部電視劇與觀眾之間最純粹美好的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年多來,還不只一部臺劇在網路上被說「好看」,或是「值得一看」。被提到的像是在臺灣極為少見以禮儀師為主題的《出境事務所》、犯罪與鑑識的CSIC鑑識英雄》,以及貌似偶像劇,但是卻做出劇情與表演深度的《十六個夏天》等等。
  這是臺劇的新浪潮?還是復興的徵兆?或者就只是曇花一現?

應該是做出改變的時候了

有人說這是一個「職業劇」或「職人劇」的新風潮,但是圈內人似乎並不認為這是突然發生的現象。「以特定職業為主題的電視劇在過去幾年中並不是沒有,」投入影視創作已經超過十年,導演過多部成功偶像劇的瞿友寧說,「我比較認為是市場和社會出現了一些變化。」

多年來,臺灣電視劇逐漸被兩種類型的劇所佔領,一個是鄉土劇,一個是偶像劇。前者雖然還是有一定的收視人口,但題材已經疲乏。就算是我們把不時出現的「超展開」誇張情節(像是聞了某香水就返老回春)也看成一種「創意」,他們引發的關注也已經逐漸冷卻。
  
而偶像劇儘管曾經在十年前有過一段黃金時期,也被認為夠走出一個真正跟社會比較貼近,類似日本趨勢劇那樣的新方向。但是後來的發展,卻是「弄假成真」,真的就只剩偶像了。而三立電視台2011年推出所謂的「華人電視劇」,把偶像劇搞成八點檔之後(圈人內稱之為「華八」),偶像劇與鄉土劇之間的差異也就更模糊了。

瞿友寧認為,劇種與劇情上的死胡同、來自日韓的趨勢和職業劇的刺激,加上前幾年像是《我可能不會愛你》熱播所浮現出來的中、高知識背景觀眾群體需求,都讓本來就存在的好劇本和好劇組,有了比較多的嘗試機會。

《麻醉風暴》和《出境事務所》分別誕生在公視和客台這兩個公共媒體環境當中,應該也是背後的重要因素;而由TVBS主導的《十六個夏天》,或許印證商業電視台確實也感受到做出一些改變的必要。
圖/《16個夏天》粉絲頁

重新定義和操作「商業」與「類型」

除了環境條件變遷,臺劇產業中有一批相對年輕的製作團隊,無疑也是其中重要的關鍵。製作《麻醉風暴》的瀚草影視,核心份子製片曾瀚賢、導演蕭力修、編劇黃健銘等,都是三十幾歲,精力和熱情充沛的影視製作人才。「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在臺灣把『類型』實踐出來。」曾瀚賢說,「簡單地說,我們要找出一個模式,能夠拍出臺灣民眾關心的社會重要議題,又讓觀眾們覺得好看。」

與瀚草的組成與目標都相當接近的製作公司還有好幾個,其中一家同樣在過去幾年進行電影與電視的類型操作嘗試,該公司不願具名的製片主管指出,「臺灣缺的不是人才,缺的是一個制度性的訓練和實作管道,讓大家知道如何從沒有到有,把商業類型的東西做出來。」

很明顯的,這些年輕創製人才並不是天真浪漫的藝術家,他們雖然對影視作品的品質有理想,但是也帶有更多的企業家性格,以及評估現實條件的能力。臺劇的資金水準和製作環境江河日下,已不是新聞,瞿友寧甚至慨稱「臺劇在亞洲電視圈根本是特級貧戶,不要說日、韓和中國大陸了,連在東南亞國家都不如。」

「資金和環境當然是一定要改善的,但是在資金到來之前,製作團隊要能夠證明自己擁有進行市場操作的人才,」一位年輕的製作公司主管說道,「我們要證明臺灣做得到兼顧品質和商業價值這件事情。」

網路:行銷和流通的新挑戰

本期《共誌》專題的問卷調查顯示,在填寫問卷的一千多名觀眾當中,以「完全網路」加上「網路為主、電視為輔」為收視電視劇方式的人,已經接近八成。網路平台對電視劇從製作到流通的全面性影響,已是無可逆轉。

製作方和創作者大都認為,「短小淺薄」的東西一定會增加,但是這並不代表長一點、深刻一點的東西沒有年輕人要看。或許更重要的是,「如何善用網路來進行更好的流通和行銷企劃,必須要有新的思維。」曾瀚賢說道。《麻醉風暴》從一開始就借用網路舉行活動和散佈訊息,正式上映時也首開先例在新興網路影音平台Line TV上和公視聯播,收到不錯的效果。
圖/瀚草影視文化提供
另一位製片主管也以正面角度看網路帶來的變數,他認為,網路的觀眾回饋很即時也很直接,對於重視觀眾反應的製作方來說,是很有用的資訊,而以往電視節目受制於收視率的模式也會逐漸降低影響力。

雖然網路上的電視劇觀眾分眾狀況明顯,看韓劇、看日劇和看美劇的各有所好;不過另一方面,合法網路平台愈來愈多,收視影視內容也愈來愈方便,對於臺劇來說,當然也意味著更直接和激烈的競爭。尤其是臺灣的網路影視平台體系的建立遠遠落後中國大陸,這是另一個危機。

臺劇的「中國因素」又如何?

當然,中國對臺劇帶來的影響還不只是網路一端。十多年來,臺灣影視人才到對岸闖蕩的人數只有增加沒有減少,不僅是有名氣的明星和導演,也不乏熬出頭、有口碑的技術人才。先不論報酬高低的誘因,製作環境和規模一消一長,臺灣已經是愈落愈後面了。一位在臺灣頗以演技著稱的演員,雖然還沒有過去對岸,但是也坦誠:「哪個演員不希望在好條件下工作?」

在兩岸影視製作交流的初期,臺灣影視導演和製作人仗著比較自由的環境歷練,以及對商業操作的熟悉,到對岸去多被借重禮遇。但晚近幾年已非如此光景。1990年代臺灣的電子業,到對岸去尋找同樣水準但是便宜許多的勞工,如今中國大陸的電視製作方,卻是來臺灣找能力略勝一籌,但是薪資比在中國當地還便宜許多的臺灣人才拍戲。臺灣成了人家的外包協力,形勢已然逆轉。

跟中國相比,臺灣影視製作還有什麼優勢?「好像沒有什麼優勢了。」曾瀚賢的答案很無奈,也讓人感到驚悚。雖然一直有人相信,臺灣影視創作至少還有一點點優勢,那就是自由的思維和創意。不過,即使是這一點,曾瀚賢也覺得,已經是所剩無幾。

他最近到中國市場的觀察,發現儘管還是會有某些尺度上的限制,但是對方製作構想其實已經相當多元豐富;對照臺灣被鄉土劇和偶像劇兩條繩子綁住,更是讓人憂心。說到頭,開發影視題材,沒有錢萬萬不能。《麻醉風暴》一紅,製作團隊接獲令人覺得很夠誠意的製作案邀請,結果並不是來自臺灣內部,而是對岸。

一位過去幾年也常跑對岸談案子的年輕製片人代表的是另一種比較樂觀的看法。他認為,把這個趨勢只看成兩岸關係,太過狹隘。畢竟現在就是一個全球化的市場,加上網路流通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人才流動實屬常態,華語市場的整合亦無可避免。「重點還是只有一個,我們有沒有能力做出有臺灣特色,而別的市場又能有共鳴的東西?」他說。

面對嚴峻形勢,臺劇何去何從?

要有本地特色,才有外地市場,這個道理不難;然而在地特色不可能在離根的外地孕育出來。全球分工是一回事,創作與土地的連結是另一回事。一位演技頗受肯定的新生代女演員提到,雖然對岸有很多機會,但是「我生在臺灣,長在臺灣,臺灣人演臺灣的故事,讓臺灣的觀眾感動,這不是理所當然嗎?」問題是,臺灣有什麼樣的條件,讓這些人才拿到應有的報酬,獲得應有的尊重,然後安身立命、專心創作?

長期以往,創作人才出走和影視產業弱化,沒有人好好講臺灣社會的故事,恐怕還有更嚴重的後果。「我更擔心的是臺灣社會文化底蘊的迅速流失,」瞿友寧憂心忡忡地說道,「到時候,再自由的創作環境又有什麼意義?」

引導或克責電視業者增加影視製作的投資、重建完善的產業體系,甚至是全面性的美學與文化涵養的提昇,都是當務之急。但繫鈴還須解鈴人。一位製片人就不客氣地指出,當初政府毫無規劃和節制地開放電視頻道,導致產業體質惡化;政府不但有責任,也是唯一有能力介入改變的。
《出境事務所》劇照。圖/客家電視台提供
當然,政府不是沒有任何動作,今年這幾部受到好評的臺劇,要不獲得製作補助,要不就是有公視和客台的支持。這些手段,可能都是必要的,但是效果顯然有限。「錢撒下去,就像狗皮膏藥,到最後只是消化預算。」曾經多次呼籲政府應該制定黃金時段電視不得播出外來劇的瞿友寧指出了關鍵:「就是看不到一個有整體規劃的政策。」

政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影視政策,不只是為德不卒,能力、遠見、決心,恐怕也都不足。

其實在當前臺灣的影視產業裡,人才、創意、前瞻、戰略,以及一顆顆在臺灣長大、關愛臺灣的心,都還在。但是等待不可能永無止境,時勢毫不留情,變化必須趕快產生;套句今年甫獲得金鐘獎肯定的演員吳慷仁的話:「我們需要改變的勇氣。」(共)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