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英國大選工黨慘敗。從選前媒體民調預估這將會是一場膠著的五五波之戰,到選舉當日半夜開票到隔日清晨(躺在床上睡覺之際,一邊用手機滑衛報網頁查看最新資訊,從第一席開出來是工黨得到大快樂之後,清晨驚醒才發現大事不妙),我們才發現保守黨不僅拿到過半總共331個席次(意味著不用組聯合政府,可以完全執政),蘇格蘭國家黨(SNP)也獲得56席(比上次大選多了50席!)。反觀工黨雖仍有232席,但比起上次選舉還掉了26席,甚至在蘇格蘭地區僅剩1席(蘇格蘭算是工黨大本營)。敗選之後,有些工黨支持者心碎之餘,還成立臉書「別責備我,我可是有投給工黨」的臉書療傷,甚至販售‘Don't Blame Me I Voted Labour’的T桖(請原諒我沒有買,但在選舉後我買一件看起來更加悲傷的T桖)。
這種自嘲方式太悲傷了。 選舉後買這件衣服,有一種唐吉軻德的感覺。
有趣的是,一些工黨大老(包括前首相布萊爾)選後開始抱怨這種老工黨的選舉論述早就不吸引人,因此呼籲工黨應該要重新調整策略,恢復新工黨本色,例如:前黨魁米利班(Ed Miliband)在選舉期間曾疾聲呼籲的「鐵路國有化、保護全民健保制度、降低大學學費、反對公共服務私有化」等老工黨調調政策口吻根本不足以吸引選票。敗選之後,工黨應該兼顧對企業的利益並同時進行「更有效率」的公共服務的改革。
1997年新工黨布萊爾勝選的花言巧語似乎比較有吸引力:包括更具活力的公共服務、活絡民間投資、加強與私人企業合作、創意經濟、文化經濟、知識經濟等。這也是英國創意產業政策論述的開端,對我而言,反而比較像是創意的政策話術:如何使用創新論述來包藏新自由主義的禍心。這是從1980年代保守黨柴契爾當選以來,部分工黨成員的體認:「老」工黨那套話語系統已經無法吸引柴契爾以來私有化政策過程中新舊中產階級的選票,同時也體認到政治運作與主流媒體的關係。1997年後新工黨的媒體政策的放鬆,以及布萊爾與媒體大亨梅鐸有極好的私交,都顯示出一些跡象,這也是為什麼英國左派知識份子提到新工黨布萊爾時都直言「那個柴契爾主義的繼任者」。
選戰期間,英國獨立黨(UKIP)民調一度飆高,黨魁法拉吉(Nigel Farage)憑藉著親民的草根形象(總是拿著生啤站在酒吧舉杯咧嘴大笑)、直接表明的英國本土主義的排外言論(英國退出歐盟、限制移民移工、保障本國人工作權益),以及在上次歐洲議會選舉與上次地區補選勝選等,使得UKIP民調一度飆高。但選舉結果或許也反映出法拉吉再三挑戰種族主義言論的底線,已讓選民已經無法忍受(法拉吉本次落選)。記得在大選前夕的六黨黨魁電視辯論,法拉吉居然說:應該削減英國全民健保系統(NHS)預算,因為真正使用NHS的族群都不是英國「本地人」,而是被外來移民利用,免費治療他們的愛滋病。這種無恥言論被現場觀眾噓到爆表。
移民議題被保守黨與UKIP吵得火熱,這兩黨也各自提出較目前嚴格的移民政策。例如保守黨認為應該降低移民數量,並且提高核可移民的要求(高技術移民)。由於主流媒體與民調也顯示選民關注移民政策(不難想見UKIP有一陣子聲勢爆漲,就是那種遊走於種族主義邊緣的激進英國本土派言論,在經濟不景氣的氛圍中,撩撥起來的情緒)。對工黨而言,移民政策變成這次選戰中一根兼顧選票與信仰的心頭刺了。由其當保守黨、UKIP鬧哄哄地在主流媒體強化各自的移民政策時,工黨也回應一套符合了「人權、多元文化的新管理」政策:否定過去工黨曖昧不明的移民政策,並且提出新的改革方。
因此,工黨在移民政策的論述走向嚴格且公平、控制管理的方向:一方面認為多元化與開放的態度是英國的偉大之處,另一方面也提到移民控制的手段。控制移民以及移民對當地社區的影響性。也批評保守黨政府對移民數量並無控制任其上升,特別是非法入境的移民。甚至,工黨也批判保守黨政府一直以來並未處理各地區的工人工作狀況、工資與失業問題。因此才提出:加強國境管制、高科技的管控系統、公平的工作條件(禁止業者在海外招聘低薪的移工以破壞國內的工資結構)、保障本國人福利(移工前兩年不能享有福利補助政策)、社區融合(在公共場合的工作必須會說英文)等相關競選承諾。
就在移民政策吵得火熱之刻,工黨的線上選戰商店從三月底起陸續推出六個選舉承諾的馬克杯,每個要價5鎊。我最喜歡的三個馬克杯是「有房可買、有屋可租」(Homes To Buy And Action On Rents)、「工人家庭有更好的生活水準」(Higher Living Standards For Working Families)和「是時候來保護全民健保了」(An NHS With The Time To Care)這三個標語。然而,真正引發爭議的是「控制移民」(Controls on Immigration)馬克杯。這個語意不降曖昧模糊的競選承諾,被衛報大肆批評。
我的意思是,或許我們應該進一步去想為什麼是「移民」要被「控制」,而不是「控制公民,我支持工黨」或「控制男人,我支持工黨」或「控制資本家,我支持工黨」或「控制種族主義者,我支持工黨」。
這個荒謬的馬克杯標語在選戰期間已引起綠黨注意。首先,三月二十九日,一個綠黨議員(Stanhope Parish Councillor)Thom Pizzey率先設計一個非官方的「支持移民,我五月七日投給綠黨」(Standing up for migrants. I’m voting GREEN on 7th May的馬克杯圖片,並在網路上譴責工黨仇外意識,率先被支持生態運動的網路媒體Bright Green報導。
接著隔天(三月卅日)綠黨在官網上緊接著推出「支持移民」的馬克杯來對抗工黨的「控制移民」馬克杯。綠黨黨魁Natalie Bennett(本次選舉唯一一席綠黨MP)認為工黨這種做法跟UKIP沒什麼兩樣,並且綠黨的政策非常清楚表示:移民不是「問題」,目前的政策才是問題,而問題的核心在於政府應該對英國社會普遍過低的薪資、捉襟見肘的學校與醫療資源、短缺的住房負責。並更嚴厲譴責工黨:「明明工黨就了解這些廉價的移民議題的負面政治修辭,不利於移民發聲。這種火上加油的標語不就等於隨著保守黨與UKIP羞辱人性尊嚴與價值。」(隱含義:投給綠黨吧。)
綠黨將提出一個更公平、具有人權的移民系統:「我們應該要感謝移民對英國社會的貢獻,而不是妖魔化移民在英國社會的存在。將移民作為英國社會問題的靶子,不會讓我們有愉悅的感受或成就感的。」(這裡剛好雙關用了一個英國諺語:it is a mug's game)(但重點是,當我們們點進去要買綠黨馬克杯好與工黨杯做一個對子時,購買的網頁連結卻已失效,我不相信當工黨的控制移民杯還有一百多個可買,但綠黨的杯子已經賣光?真有這個杯子嗎?還是單純的culture jam)
綠黨將提出一個更公平、具有人權的移民系統:「我們應該要感謝移民對英國社會的貢獻,而不是妖魔化移民在英國社會的存在。將移民作為英國社會問題的靶子,不會讓我們有愉悅的感受或成就感的。」(這裡剛好雙關用了一個英國諺語:it is a mug's game)(但重點是,當我們們點進去要買綠黨馬克杯好與工黨杯做一個對子時,購買的網頁連結卻已失效,我不相信當工黨的控制移民杯還有一百多個可買,但綠黨的杯子已經賣光?真有這個杯子嗎?還是單純的culture jam)
回到移民議題,長期以來工黨一直避免去正面的談論這個會讓他們陷入尷尬情境的議題,任何議題,包括工資、公共服務、BBC、人權、團結、工人權利等都比較好談的多。但是換個角度講,移民議題並不是問題,而應在工黨的其他選舉承諾中,它不應該被當作一個「等待被解決」的問題看待,而也因為這種錯誤的視角,讓一些工黨支持者憤怒,並讓人摸不著頭緒:工黨、UKIP、保守黨的移民政策有何差別(似乎只是在說詞上有差異,但是本質上並無)?
雖然工黨努力討論NHS、合理工資、BBC執照費、媒體所有權、鐵路國有化、降低大學學費等議題,但仍被保守黨與UKIP對選民所刻意製造的移民問題所影響。主流媒體經常強調移民如何耗損英國的資源,然而根據衛報報導,有至少20%的醫生、10%正式員工、40%助理人員支撐NHS體系。反而NHS長期缺乏護理人員與90年代以來高階護理人員培訓系統的缺乏等的問題一直被忽視(因此英國需要「掠奪」他國的護理人員,媒體對此卻忽略不談)。甚至「英國歡迎移民」的說詞也不該建立在「他們便宜、健康、更耐操、願意做英國本地人不願意做的辛苦工作」這種論述,而是根本地從全球勞動市場流動與分工的問題,甚至是人權的問題,來面對「移民議題」。
選後,看著各家門窗都卸下五曰七日投工黨的小海報了。這家還是留著,我猜是因為支持NHS之故。 |
延伸閱讀:
【作者小檔案】
一個以「民視八點檔連續劇」的畫面與台詞截圖來體感人生不容易的滯英博士生。
時常落入懦弱嘴砲派的自溺與時常反省的情緒陷阱。
目前為龜毛的物件囤積派,特別滯英期間深刻體認「格物致新與玩物喪志」之間的模糊與哀仇。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