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張雅晴、蔡蕙如‧文\蔡蕙如
我們過去對工會的刻板印象,是大型機具旁一群拿著鐵鎚與板手的工人,振臂高呼口號的畫面。不過近日蘋果日報工會卻非傳統景象,而是以數位時代的場景展開:幾位新聞工作者各自在電腦螢幕前敲鍵,在幾次MSN的對話後,決定就這麼幹了。
901大遊行的短短三天後,就傳出壹傳媒轉售的消息。在消息公布前一天,蘋果日報「正巧」報導學者管中祥與劉靜怡在臉書上留言,表示:「壹傳媒大篇幅報導遊行事件,質疑壹傳媒應先進行內部改革,保障記者勞動權,讓新聞更自主。」總編輯馬維敏則回應說:「是否組工會、簽編輯室公約,可由同仁自主思考」。消息正式公布後,編輯部幾位員工黃揚明、蔡日雲、唐鎮宇等人,透MSN討論組工會的可能。幾次的遠距連線交談後,決定由蔡日雲擔任召集人,曾經跑過勞委會的記者唐鎮宇則負責確認組工會的相關法令問題。
兩個月內工會人數激增25倍
工會發起人之一的政治中心員工黃揚明,是資歷大約五年左右的「輕熟」記者。他不諱言地說,一開始籌組工會時,大多數人不看好。在尋找三十位的工會發起人時,「一開始先找我們自己認識的、比較熟的夥伴。但實際上是大多數人都很冷淡。雖然轉賣的消息已經出來了,但是大多數人會認為組工會也沒用啊」。不過,隨著壹集團交易對象消息陸續出現,以及籌備小組主動掌握更明確的交易訊息、並迅速將消息於內部公開,他們搏得愈來愈多同事的信任,也有愈來愈多人願意加入工會。
壹傳媒內首先成立工會的蘋果日報,在約兩個月的時間內,就從一開始連三十個發起人都還得「用力湊」的階段,迅速擴張到800名會員、大概佔報社員工總數的八成。從九月初籌備期到9月29日工會成立大會,陸續約200人加入工會,當時主要是以地方中心記者的參與較為積極。10月1日媒體大幅報導壹電視裁員的消息後,加入工會的人數激增、涵蓋面也擴大。現在蘋果日報工會不僅開設公開的臉書社團群組,隨時更新最新情況,也透過幾次公開對資方喊話與公開聲明等,要求保障勞動權益與新聞專業自主權,包括要求舊資方結清年資、向新資方要求簽訂團體協約與編輯室公約等。
黎智英把壹傳媒脫手賣出,當然是工會成立的契機。因為根據黃揚明過去曾在多家不同報社工作的經驗,他認為,一般勞工在穩定的工作環境裡,其實不會想組工會。黃揚明最初在聯合報擔任約聘員工,曾經希望加入工會,但卻因為當時聯合報工會限制只有正職員工才有會員資格,所以未能如願。在人間福報和新頭殼工作期間,則連工會都沒有,也就無從加入。在蘋果日報工作約兩年期間,黃揚明覺得工作環境與福利都很好,包括工作發揮空間大,不用寫業配、周休二日等休假也都有保障,所以不曾想過「組工會捍衛自身權益」的事情。所以若非壹傳媒轉賣、壹電視確定裁員等消息使得內部人心惶惶,也不會有這麼多人加入工會。
另外,黃揚明也發現平面媒體與電子媒體新聞工作者對工會態度的差異。當蘋果日報員工籌組工會時,曾經詢問過壹電視一些員工的意願,但當時許多壹電視員工擔憂會惹火新資方而不敢發起。但在蘋果日報工會迅速壯大之後,包括總編輯陳裕鑫在內等壹電視員工也在10月28日宣布組工會了。
黃揚明說,在工會籌備初期,台北編輯部反而很少人願意加入,比較熱情的是地方中心的員工。後來一位參與的資訊部同仁,因為同時參與福委會而與印刷廠員工相識,工會才開始聯繫印刷廠員工,以增加與資方談判的代表性。由於距離與工作環境的差異,特別是編輯室所要求的「編輯室自主」對印刷廠工人來說並無切身關係,因此他們花了不少時間溝通,後來才在勞動權益公平保障的訴求上,把大家拉攏團結在一起。
由於蘋果日報工會籌備期主要由記者、編輯發動,因此7席理事中,編輯部佔了5席、資訊中心1席,印刷廠則保障1席。在成立大會時的200名會員中,近8成來自編輯部、還包括9位副總編輯。在行動策略上,工會幹部們向勞委會,確認單純的「編輯室自主公約」不受法律保障,所以決定從一般勞動權益開始努力,主要包括三點訴求:一、要求資方儘速與工會協商,並希望負責人黎智英親自出席;二、在未與工會達成協商前,不得任意調動員工;三、保持編輯方針的獨立自主。
蘋果風格的編輯室公約
在台灣,編輯室自主的訴求在18年前就已經提出,但到目前為止仍只有公視因為公視法明文保障而得以落實。對於大多數商營媒體而言,編輯室公約還只是「口頭說說、恕難照辦」的道德條款。過去新聞界討論編輯部公約時,包括自立事件、記協、以及後來的反置入行銷運動,主要都著重在採訪報導不受到政治或商業力量的干涉。但對蘋果日報而言,推動編輯室公約,卻又面臨「組織內部控制程度」的另一層意涵的困難。
蘋果日報的典型採訪過程,先由跑線記者報10多條可能發展的稿單,待長官於當日下午3、4點後指示該跑哪些新聞、同時也指示怎麼採訪、採訪哪些角度等。再者,蘋果的版面格式、配表、配圖等,也都會直接限制記者採訪的內容與途徑。因此新聞界普遍認為,蘋果日報記者根本沒有自主性,因為長官叫他們怎麼寫、就必須怎麼寫。但黃揚明並不贊同這樣的說法。他認為,首先,新聞資訊來源是先由記者所探尋來,其次,也因為這樣的採訪與編輯風格,才讓蘋果日報有高閱讀率與高話題性、因而與眾不同。他認為這就是「蘋果風格」!黃揚明指出,其他媒體要記者「主動」寫業配新聞,才更缺乏自主性。
因此,黃揚明認為,編輯室自主是一個很難討論的抽象概念。即便在蘋果日報內部,不同組別的報導空間也不盡相同,例如政治組的個人空間可能少一點,而影視組空間相對自由、甚至還可以猛批周杰倫。目前蘋果日報員工對編輯室自主的最大公約數,是維持過去的蘋果風格,包括不作業配與置入行銷、不限制哪些議題不可以寫,但並不包括限制編輯部內長官的遙控。不過,在過去十八年間,還沒有商營媒體內部曾經實踐過編輯部公約,因此蘋果工會現在所推動、也可能創造的「蘋果風格的編輯部公約」,將可望成為一個全新的新聞自主「典範」。
蘋果日報工會成立大事紀
9/4 傳出台灣《蘋果日報》、《壹週刊》與《爽報》等平面媒體有第三方出價想購買。員工籌組工會籌備會。
9/15 在勞陣開會,籌備會滿法定30人發起人數,開始與印刷廠員工串連。
9/29 蘋果日報企業工會舉辦成立大會,會員200人,政治中心副主任蔡日雲任理事長。工會首要目標為與資方協商推動簽署「編輯室公約」與「團體協約」,維護工作自主權。
10/1 壹集團公佈壹電視裁員消息。蘋果日報工會向勞工局申請牌照。
10/17 香港壹傳媒集團在香港交易所上傳公告出售台灣「蘋果日報」、「壹週刊」等平面媒體和壹電視。蘋果日報工會發出聲明提出三點訴求:盡早與壹傳媒管理階層協商、達成協商前不得任意調動蘋果日報員工、蘋果日報保有獨立自主的編輯方針
10/25 蘋果日報工會正式向蘋果資方提出團體協約,訴求包括:保障勞工權益、維護編輯室公約的精神(共同維護新聞專業自主,不受政黨、商業利益介入,樹立媒體公信力,反映多元言論、尊重人權,保障弱勢權益、不做置入性行銷)、迅速與工會協商
10/28 壹電視組工會
10/29 蘋果日報工會秘書長 唐鎮宇於台大新聞所演講
11/17 包括辜仲諒的新資方將與舊資方完成轉售簽約
12/17 壹傳媒預定完成買賣交接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