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0日

第十一期 │ 專題前言

文/總編輯 魏玓

本期專題:影展解密 + TIDF 10

臺灣的影展活動與文化從1980年代開始,發展至今已經超過30年。早期金馬觀摩影展的推出,跟當時政府提昇電影文化位階的政策企圖有密切關連,從此之後,影展大致上就在菁英藝術取向的電影品味和消費路線上前進。

時序進入21世紀的前後,影展活動在數量上和主題上大幅增加,根據非正式統計,當時一年裡大大小小的影展有十多個,主題琳琅滿目。仔細觀察,兩種邏輯正在同時出現:一個是文化上的多元主義趨勢,因此紀錄片、女性、兒童,以及環保/綠色等另類主題陸續有專屬影展耕耘。另一個則是商業發行和映演的進場,傳統片商或新進片商以影展為行銷包裝,鬆動了既有影展由官方或非營利組織主辦影展的架構。

這兩個看似不相容的運作邏輯,其實奠基的是同一個電影文化與消費的形構,也就是臺灣電影觀眾在品味上的階層和喜好區隔已經逐漸成形,甚至穩固。也就是說,無論是一律排斥主流商業片,或是基於「多元品味」(就是什麼片都看啦),市場上有一群相對固定的觀眾,會買「影展」的帳(2000年代中期之後,片商以影展為名進行行銷的手法逐漸少見,不過並不影響上述的市場演變趨勢)。

另一方面,這個發展軌跡的意義,倒也不是完全負面。無論如何,電影是一個講求創意創新的文化形式,也是一個符號鬥爭的重要戰場,各類非主流影像的流通,對於本地電影內容生產以及電影文化發展,都是必要的媒介和養分。而也唯有保持批判精神,前述文化消費階層化的侷限,才有機會被打破。舉例來說,臺灣晚近二十年來紀錄片所呈現出的多元與批判樣貌(儘管並非全貌),跟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的持續耕耘有密切關係,這也是為什麼《共誌》特別把TIDF 10當成本期專題下的一個重要子題。

影展活動,就是在這些互相矛盾的限制與能量之間不斷辯證、衝突的場域。或許也因為如此,影展表面上看,是欣賞,是接收,是品味,是互動,不管你參與(或不參與)影展的初衷是什麼;但是影展之內,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對一般觀眾來講,卻總是顯得神神祕祕。

本期專題透過訪談、座談與資料收集整理,帶各位讀者進入影展的「裡面」一窺。這回我們不看電影,讀點文字。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