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寶在看Octonauts |
在英國唸書的這四年多,因為孩子的關係,陪著他看了許多兒童電視節目,其中英國BBC公廣集團旗下的兩個兒少頻道是我和孩子的最愛。因為其內容多元,節目設計與問答用語上非常鼓勵尊重小孩,再加上這兩個兒童頻道都沒有播放廣告,更是讓我安心且放心與孩子一起欣賞,一起討論。
CBeebies和CBBC的成立
BBC自1930 年代就開始製作兒童節目,「For the Children」是第一個兒童節目,在每週六下午播放十分鐘。二次戰後增加了對學齡前兒童的電視節目「For the Very Young」。後來兒童節目雖有增加,但仍是附屬於主要頻道(BBC One與BBC Two),兒童不是公廣媒體的重要服務對象。然而,面對日益強勢的美國商業兒童卡通頻道的競爭,其強力傳播的美國文化價值觀與個人英雄主義讓英國社會要求BBC應該要製播更多反映英國文化特色的兒童節目。2002年面臨數位化的挑戰與電視頻道重整,BBC一口氣推出CBeebies與CBBC兩個專屬兒少頻道,自製節目的比例均超過90%,而且兼具娛樂性與教育性,很快獲得英國家長的肯定與小孩的喜愛。兩個頻道自開播來幾乎輪流囊括每年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協會兒童電視獎(BAFTA Children’s Awards)的年度兒童頻道獎(Channel of the Year)。
兩個頻道針對其年齡層有著各式各樣的節目安排,CBeebies適合學齡前幼兒與低年級的小朋友收看,CBBC則是專門針對七歲以上的中小學孩子設計。兩個頻道內容均包括粘土動畫、卡通、文學作品改編的戲劇、科普自然史、地理歷史知識、運動節目、舞蹈音樂表演等。這篇文章想要先介紹CBeebies的節目設計,之後有機會再來介紹CBBC的頻道內容。
CBeebies的五項公共價值
CBeebies每段節目一開始的logo |
根據BBC信託(BBC Trust)這個月剛發佈的服務說明(CBeebies Service Licence),CBeebies的節目製作安排上必須具備五項公共價值:(1)激發創意與文化優異;(2)推廣教育與學習;(3)反映英國國家、地區與社區;(4)帶英國走向世界,也使世界走進英國;(5)使新興傳播工具能與公眾共享。根據這些公共服務的核心價值,CBeebies在節目內容上有以下幾個特色:
鼓勵集體「挑戰」與「探索」
CBeebies的節目內容多以集體「挑戰」與「探索」為主題,少有善惡對立的明確分野或是個人英雄主義的呈現。以很受歡迎的動畫《Octonauts》為例,故事描述一群動植物組成的海洋艦隊(北極熊隊長、企鵝隊醫、動物學家海盜貓、章魚教授、兔子工程師、蘿蔔廚師等)在海底世界的探險故事。例如有一集故事遇到海底火山爆發,因此所有的Octonauts要分工合作趕快通知火山岩層附近的動物離開。故事雖然只有短短十五分鐘,可是緊湊完整的劇情卻很牽動低年級小朋友的心,也是孩子們在學校會分享的熱門話題之一。同樣的主題也在另一小孩參與的遊戲節目《Swashbuckle》中隨處可見,每集由四個小孩挑戰兩個遊戲並蒐集調皮海盜的珠寶,遊戲過程強調的便是集體合作與勇於挑戰。
重視教育價值
配合學齡前幼兒的作息,CBeebies從早上六點播出到晚上七點以「Bedtime stories」作結束。而且因應小小孩的理解力與短時間專注力,節目多為5到15分鐘為一個段落,不論是動畫或是有大人小孩互動參與的節目,用語都是簡單清楚而且對話語速較慢,讓幼童容易了解內容。
而且透過清楚的敘事結構與「任務型」的探險過程讓小小孩能夠掌握到基本知識。以去年開始播映的地理性節目《Go Jetters》為例,故事主要由四個主角跟著亦師益友的獨角馬導師(mentor)到世界各地探索重要地標與意義。每集的敘事結構上會先介紹地標的三個有趣的事情(funky facts),但往往途中會遭遇由Glitch和其機器小乒團有意無意造成的一些小狀況,因而成為他們的任務,要去挽救或保護這些地標。這樣清楚的敘事結構,讓孩子可預期並能很快能掌握地標的意義與價值。此外,由於其目標觀眾群是4到6歲的小孩,其故事語言多是以此年齡層孩子能懂的方式去呈現。例如有一集介紹義大利比薩斜塔三個特色,除了花三百年建造,在講到其高度有56公尺高時用的是小小孩比較熟悉的「七個房子疊起來的高度」來說明。
除了善用正向且符合幼兒理解力的語言外,CBeebies也製作了引導幼兒認識情緒的節目《Woolly and Tig》。透過三歲小女孩Tig的生活經歷與蜘蛛玩偶(Woolly)的對話,讓小小孩在面對新經驗時了解情緒是怎麼一回事並能採取適當的方式回應。例如有一集「Funny Tummy」講的是Tig在幼兒園因為一個小孩的推擠而讓她之後要去學校時每每覺得肚子痛,後來透過Woolly的同理與說明,讓她明瞭肚子痛除了可能是肚子內在真的有狀況而感到不舒服外,也可能是因為外在有事情讓她擔心,並透過Tig與Woolly的對話探索可以有的因應方法。整集節目是以Tig為第一人稱主述,Woolly的說話速度慢卻簡單清楚,關照到三歲小孩能夠理解的能力與語言。
重視兒童文學與繪本的改編與運用
根據英國兒童文學改編的戲劇節目一直是CBeebies很受歡迎的節目形態。例如《Peter Rabbit》即是根據Beatrix Potter很受歡迎的同名童書為腳本衍生出的動畫故事。又如《Katie Morag》根據蘇格蘭插畫家Mairi Hedderwick的繪本改編,借由蘇格蘭一個小島上小女孩的觀點出發,描述她與家人,與小島居民的生活故事。我和小孩非常著迷於其文學的敘事手法與蘇格蘭小島上緊密而又幽默的人際關係與自然風光。此外,《CBeebies Bedtime Story》每集七分鐘,邀請作家名人念著繪本故事給孩子聽。這些講者用著非常生動的語言,搭配著動畫、繪本片段,豐富孩子另一種形式的閱讀經驗,也成為許多英國小小孩睡前的重要儀式。透過改編這些文學作品與兒童繪本,無形中也串起一個「一源多用」的產業鏈,有助出版業與影視產業的相互聯結與發展。
與實際生活相連結
除了虛擬動畫與虛構的故事內容外,CBeebies也提供許多與生活相關的經驗分享與介紹。例如《Let’s play》由兩位主持人輪流體驗不同的職業工作,提供孩子了解不同職業身份的工作性質與可能的困難與挑戰。《Our family》則是每集介紹不同族群的家庭生活實錄,有時是父子共同做鬆餅、親子共讀、全家一起去露營、孩子認識爸媽過去擔任童軍的歷史、一起認識爸爸清潔窗戶的工作等。透過這些節目不僅反映英國各地區、各族群或不同形態工作者的樣貌,也有助孩子認識他人與了解世界。
除了電視播出外,CBeebies相當重視網路互動資源對電視節目的輔助擴充功能。每個節目都有專屬的網頁,內容相當豐富,除了收錄歌曲、片花外,還有依據內容屬性設計線上遊戲,並有給父母與老師可以衍生運用的資訊內容與教學建議。
網頁截圖(httpwww.bbc.co.ukiplayercbeebies), 有多樣的節目,而最下角有給孩子玩的遊戲、給大人的資訊、APP與官網。 |
借鏡英國,那台灣呢?
從以上對CBeebies兒童頻道的介紹,其實是希望台灣未來也能發展專屬的兒少公共頻道。從CBeebies的例子可以觀察到公共價值取向的兒童頻道不僅能生產高品質、原創性、呈現不同族群文化特色與符合兒童近用的節目,有助在地影視工作者的培育,促進影視產業的活絡與其他內容產業的橫向連結,也能與商營媒體形成良性競爭,促進整體影視環境的正向發展。目前台灣已有一些商營兒少頻道,但公廣集團仍有必要規劃兒少專屬頻道,讓孩子在已經日益商業化的媒體環境中,能有一個不受廣告干擾而且不受收視率影響,強調多元性、認識在地文化與關注世界的閱聽識讀環境。
【作者小檔案】古淑薰
里茲大學表演與文化產業學院博士。
愛吃紅豆餅與剉冰,有個想要把自己變成貓咪的小男孩,關注台灣文化政策與公共媒體。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