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沒有特別喜歡蘇有朋,但也說不上討厭他,只是看到某些人不務正業跑來當導演我就是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例如周杰倫、九把刀、郭敬明、韓寒、趙薇、王力宏…等人,至於好壞良莠,我們後續再來一併討論。
圖/Life of Pix |
簡單來說,《左耳》這部片可說是五阿哥跟小燕子成親後,感情生變兩人鬧翻,小燕子離家出走,自立門戶開了間武行,靠幾個道上朋友的幫忙搞得有聲有色,五阿哥眼紅也不甘示弱,跟著開一間武行,但是沒了皇室光環這才發現自己技不如人,被打得鼻青臉腫。對不起我真的入戲太深,才會編出這種類似包心粉圓的怨偶戲碼。
蘇有朋執導的《左耳》坦白說就跟趙薇處女作《致青春》大同小異,不論劇情或技術上都是同等級的花拳繡腿,只差趙薇在選角上稍微得當,情感上有得到比較好的詮釋。除此之外,兩部戲同樣都在談高壓的學生生活,一個小少女原本單純可愛也不乏人追,但她偏偏愛上錯的人,只好跟閨密去海邊怒吼舉杯狂歡青春萬歲喔耶!下一秒閨密被車撞死,大家哭哭啼啼心裡從此蒙上陰影,最後就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我們被迫長大了變成世故的大人好討厭喔(跺腳)。
圖/Life of Pix |
對不起又過度戲謔了,但這就是我對這兩部片的理解,我可以接受緬懷學生時代的情誼,以及整個大環境快速變動,年輕人不得不向現實做出妥協,捨去理想或是愛人,因而蹉跎了青春,如果這是中國八零後的心靈寫照的話我真的懂。但是《左耳》在操作這些議題的時候,似乎只為了達到痛徹心扉和賺人熱淚的效果,而流於事件的堆積,人物之間的感情是如何被凝聚起來的?不得而知。或者是用太刻意的方式硬扣起來,也非常流於俗套。就像肥皂劇中女配角一定會不小心撞見女主角依偎在男配角懷裡一樣令人大翻白眼。
這些非典型導演不重視人物感情的經營,只顧著用無聊的笑話、灑狗血的意外、故作深刻的痛苦拼湊出一個勉強稱為「故事」的模糊樣貌,真的很令我頭痛啊(我算哪根蔥)。這些導演除了上述問題之外,還有一個最大通病,就是自我感覺良好。當然執導第一部電影,沒經驗的導演都會選擇「說自己的故事」,像周杰倫用音樂譜出《不能說的秘密》、九把刀書寫高中時期追女仔的蠢事,但是如果處理太過頭,就顯得自以為是甚至自high,王力宏拿肉麻當有趣的《戀愛通告》就是一例,周董的《天台》也因為個人主義反被自己給困住;郭敬明跟韓寒的小說固然有可讀性,但是搬上大螢幕卻毫無可看性,人物們都像在表演多口相聲,簡直變成吉祥話跟歇後語大亂鬥,更遑論矯情的戲碼把所謂的友情搞得庸俗至極。
這些大明星不知道是為了再撈一筆或測試腦殘粉對他們的忠誠度,在電影舞台上狂妄自爽而不知藏拙,都形同是種對影迷、歌迷、書迷的詐欺,奉勸這些大明星不要再耍任性,也別再耍愛你們的人,快點回火星去吧,地球是很危險滴。
【作者小檔案】
1988,
不想用工作定義自身,
姑且稱之為游移在文字間的旅人。
迷戀著觀看、思索 與生活激盪出的快感。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