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7日

【共誌反服貿特刊-佔領媒體!】媒體不該是便利貼

文/劉昌德

反服貿公民抗議行動當中,我身邊的許多大學生與朋友,最主要資訊來源是獨立媒體或社群網站。提到報紙與新聞台等主流媒體,很多學生覺得往往是偏頗或片面的報導,不看也罷。如果你到立法院的抗議現場,更可看到寫著「反媒體抹黑」、「電視欺騙我爹娘」的標語。

少數對記者謾罵、甚至暴力攻擊的過當抗議方式並不足取,但媒體因立場偏頗而遭嫌惡,卻也是公民的自然反應。在各種抗議方式中,我看到最具創意、也最貼切反應台灣媒體問題的作法,是抗議現場裡兩家電視台SNG車被民眾貼滿各色便利貼。便利貼上,當然寫著許多人對這些電視台的抗議話語。



攝影/許婉鈴

如果真有「因果循環」,那麼便利貼抗議就是主流媒體的象徵式報應。因為在一些主流媒體上,正充斥著「粗暴的便利貼報導」。

對於一般人來說,便利貼的用處包括能直接在物品上「貼標籤做記號」,只需「寥寥數語」,而且「便宜可隨意撕黏」。而這段時間許多主流媒體的報導——無論立場是支持或反對執政黨——都彰顯了便利貼的特色。

最明顯的是,可以看到支持執政黨的媒體,不斷用「暴民」或「破壞安定與秩序」等類似框架,將抗議公民貼上標籤。很多人都知這樣的報導是偏頗的標籤、將公民抗議冠上污名,因為包括這次反服貿抗爭的多數抗議者,只是「公民不服從」而非暴力行為。粗暴的「標籤化」與「污名化」作法,並不限於支持執政黨的媒體,也包括一些「反馬」媒體,只簡單地將馬政府貼上「暴政」的標籤,但卻不深入討論服貿相關議題。例如有主播用極其情緒化的字眼謾罵政治人物,即使能讓抗議者一時激情,但也不過是另一種標籤化。這些謾罵雖然佔用不少時間與篇幅,但深究內容,事實上就像便利貼的寥寥數語一樣,並不解釋太多,也沒有給予具意義的脈絡。

在這次反服貿抗議行動中,到底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內容如何、衝擊為何、簽訂過程必須考慮哪些因素、自由貿易是否真的對台灣人民有利等議題,都是媒體在給予「暴民」或「暴政」標籤之前,就必須提供的解釋。但從服貿談判及出現反對聲浪約一年內,多數主流媒體長期來並未深入探討。如果這真的是「暴政」,也該其來有自,可能原因之一就是媒體第四權的長期失職,失職於總是習慣寥寥數語的八卦報導。

對於服貿與公民抗議的深入探討,很難在主流媒體上找到,卻可在獨立媒體及個別新聞工作者的FB裡看到,代表並不缺乏報導的人才與能力,而是主流媒體不願提供報導的空間與資源。這是因為媒體傾向「便宜可隨意撕黏」的特點。在惡性競爭下,主流媒體間不再以優質報導吸引觀眾,而是競相壓低成本來爭取利潤。許多媒體缺乏對服貿議題的深入報導,是因為那需要投下較多資源、雇用更多資深優秀記者才能做到。相比之下,要求菜鳥記者一天奔波於報導多則的「破壞公物」、「太陽餅」、「綠外套」等花絮,就方便且便宜得多。

主流媒體報導的便利貼現象,源自於產業結構的失衡,導致業者惡性競爭,以低成本方式競逐特定少數觀眾。以電視新聞台為例,比起其他國家,台灣電視廣告市場不大,卻有全世界密度最高的新聞台。在將本逐利考量下,只要能達到約1%收視率,就能爭取足夠的廣告收入。所以業者往往傾向於爭取少數的「鐵杆藍綠觀眾」,以極端政治立場作為市場區隔手段,再加上壓縮人事與報導所需成本,就形成「政治鐵杆與八卦便利貼報導」的「新聞獲利方程式」。

拒絕主流媒體的便利貼報導,不僅限於反服貿抗議,更是公民及新聞工作者的急切需要。從政策等公共力量,改善媒體產業結構,讓新聞媒體以優質報導爭取公民閱聽人,是在以便利貼反制抗議之外,更為根本的途徑。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