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日

第三期 共樂評|讓世界聽見了… 「誰」的音樂?


文:鄭凱同

落日飛車是近幾年快速竄紅的新團,純熟的創作與演奏,讓他們在同樣參加「見證大團誕生」的樂團間顯得特別耀眼。新專輯芭莎諾娃中,落日飛車將民謠、藍調、迷幻、老搖滾的元素把玩得淋漓盡致,再加上整張專輯以英文歌詞演唱,聽起來像極走復古風格的洋團。


純熟的技術、聰明的編曲、靈巧地使用西洋搖滾樂的各種音樂語彙,每個團員對樂器的掌握度都很高,有些似層相似的段落讓我想起了美國樂團The Dead Weather。主唱兼吉他手英傑的演唱和彈奏聽起來有一種狡黠聰穎的興味;鼓手尊龍在節奏編排上經常有出人意表的創意;貝斯手凱文則以沈穩的樂句烘托出英傑與尊龍比較情緒性的演奏。各自的演奏特質,在現場演出時表現得更加明顯,而三人對話出的爆發力也更強大。和他們張狂、歇斯底里、躁動不安,甚至帶點亂七八糟的刺激的現場比起來,專輯聽起來比較整齊乾淨;不過落日飛車在接受訪問時,提到他們刻意將專輯做得比較溫暖,為的是與現場做出區隔

「他們充分汲取西方搖滾樂的養分,以草根藍調搖滾為基底......。所以可以驕傲的說,我們也擁有一個樂團、一張專輯,毫不猶豫的要讓這世界都聽見。」專輯的文宣如此形容。「讓世界聽見臺灣音樂」的類似說法,在近年臺灣政府補助樂團參加國外音樂演出的新聞稿中也屢見不鮮,比如Mary See The Future到英國利物浦音樂節演出期間接受BBC地方電台的訪問,成為國內新聞焦點。到底英國人喜歡的是很像英式搖滾的臺灣音樂,還是有點臺灣腔調的英式搖滾?臺灣樂團的演奏與創作與國際水準逐漸縮小差距,而且不輸國外樂團 ,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嗎?應該是吧,但我還是覺得哪裡怪怪。

或許這種怪怪的感覺,是一種文化認同擠壓下的產物,被英美音樂養大的臺灣音樂人,拿著西洋樂器學習英美流行樂的音樂語言,努力讓自己的音樂水準跟上世界的腳步,但如果我們唱的不是自己的語言、說的不是來自這塊土地的故事,那到底要世界聽見什麼?落日飛車的專輯做得很好,洋派曲風、英文歌詞的臺灣樂團也早以司空見慣,但是將這類創作置放在臺灣與臺灣以外的時空下,對聽眾的意義又分別是什麼?我想對臺灣樂迷而言,落日飛車的意義絕對不只是一個「把西洋搖滾樂玩得很到味的樂團」而已吧?當落日飛車在Summer Sonic音樂祭等國際場合演出時,台下的聽眾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國外團」?在驚艷之餘,我不免如此想著。

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落日飛車宣布退出「見證大團誕生」的票選活動,鼓手尊龍在落日飛車的Facebook頁面上留言「落日飛車不參加任何投票的活動」,此舉無疑是對許多好以票選活動匯集人氣的策展單位呼了個巴掌,展現樂團主體性。樂團表演不是跑賽馬或打選戰,每團都不一樣沒得比,因為喜好自在人心,大團不證自明。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