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8日

期待金曲變革:取消語言音樂獎項回歸音樂類型

文/簡妙如

圖片/stock up

  今年第26屆金曲獎,炫目舞台、專業華麗的表演,仍令大家感動,但幾個小插曲提醒我們,金曲獎該有變革了。先是最佳台語專輯的得獎理由,竟是:「以國語專輯規格製作台語專輯」,這背後隱含的國語、台語專輯的優劣位階,令人傻眼。再來就是蔡依林得最佳專輯時的感言,她直言:「沒想到主流專輯、很多舞曲的,也會得獎」,似乎仍將流行音樂簡化為主流/非主流、市場及藝術的對立,小看了自己。這兩個小插曲,都反映了我們社會對於流行音樂的狹隘認識。

  首先,關於族群語言類獎項,早就引人詬病。2007年的金曲獎,音樂人林生祥率先婉拒最佳客語專輯獎及客語歌手獎,便是批判金曲獎以語言作為競賽分類的不當。這種政治因素優先的概念,多少有保障名額的考量,但對優秀音樂人而言,卻是文不對題的鼓勵,也無法引導大眾由音樂、而不是由族群語言,來聆聽及分辨其價值。當然,依照音樂創作的初衷、作品的自我定位,金曲獎還是可以另設族群音樂獎或地方音樂獎,藉以奬勵「以保存族群語言文化、地方文化為使命」的音樂作品。最好,各種語言都能報名、比如新移民、外籍移工或在台外籍人士的母語或混雜語言的創作,相信都可讓金曲獎對族群政治的現實考量,更與時俱進。

  其次,當代的流行音樂,音樂實力還是最為關鍵。日前,文化部派了三組音樂人參加法國MIDEM唱片大展演出,據媒體報導,法國資深音樂人對「台灣之夜」的評價大意是:「只是每個國家都有、商業性濃厚的流行音樂,展現不出台灣音樂的特色」。事實上,現今流行音樂的樂迷聆聽範圍己相當全球化,音樂風格多樣、分眾,也愈國際化、混雜化。台灣流行音樂要走入國際市場,音樂實力及特色,還是主要關鍵。這指的就是創作、編曲、錄音,現場演出…等等整體音樂藝術的表現,以及音樂作品中所展現的社會特質及思想內涵。

  以美國葛萊美獎為例,就有流行、電子/舞曲、搖滾、另類音樂、鄉村音樂類、爵士類…音樂秀、歷史類、古典樂類等20多種音樂類型的獎項,反映了美國自己音樂文化的多樣性與深度。而筆者日前看到一個蘇格蘭的現場音樂觀眾調查,其中一題就是:「你最常看哪些音樂類型的表演?(可複選)」,選項裡提供的音樂類型就有:搖滾、流行、金屬、藍調、現代爵士、傳統爵士、放克/靈魂、饒舌/嘻哈、雷鬼/ska/dub,舞曲/電子、鄉村、民謠、實驗、古典、傳統蘇格蘭樂、世界音樂、其它….等洋洋灑灑17類。可見,這些多樣的音樂型態都有其在地的消費市場,古典音樂、傳統蘇格蘭樂也一樣列名其中。更何況,在現場音樂市場崛起的今日,各種大大小小音樂場地或音樂祭的舞台,就是需要容納不同樂風,而不是狹隘地只有「明星、明星、明星」或「狂歡派對」的需求。
圖片/stock up

  當然,我們政府早在2010年就另設金音創作獎,專為獨立音樂創設六種音樂風格作為競賽項目。但筆者以為,作為官方第一大音樂奬的金曲獎,還是應該對整體流行音樂產業及文化的未來,有較宏觀與前瞻的思維。舉例而言,面對K-pop偶像型團體的全球風行,我們或可找出自己的強項。比如,台灣歌迷一直偏愛創作歌手,若我們能增設「唱作音樂人」(singer-song writer)獎項,專門鼓勵自己創作的音樂人歌手,也能突顯台灣市場獨特的聆聽品味。或是,面對獨立音樂的崛起及潛力,金曲奬也可針對許多DIY錄製及發行作品的獨立樂團,設置「獨立音樂獎」,以鼓勵較沒有資源的羽量級音樂人,由金曲獎推薦給大眾認識。這兩項,或許都是有前瞻性、符合現實、也有意義的奬項。

  若有哪一天,台灣民眾的音樂喜好調查裡,不是只有老歌/新歌、台語歌/國語歌,主流或非主流,而是開始有流行、民謠、搖滾、爵士、嘻哈、電子、當代族群音樂…等更多具在地特色、也與國際接合的音樂類型。又或是,民眾聽到林強得坎城配樂獎時,不會只想要他再唱一次〈向前走〉,而是認識到他這十多年來,在極簡/低限電子音樂(minimal electronic music)上的原創性與先行者風範。那時,台灣流行音樂就真的是華語流行音樂界的龍頭吧!金曲奬下一階段,請加把勁試試!

【作者小檔案】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副教授。
閒來沒事要聽音樂,忙碌不得閒時,也要聽聽音樂。目前煩惱,個人曠世鉅著或solo album,到底哪個要先出呢?....(100%幻想文無誤)。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