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

第四期 共專題|「真文青」們的文化治理想像(獨立音樂篇): 一個友善活潑的音樂環境

採訪/張雅晴、蔡蕙如
撰稿/張雅晴

春日午後,Skaraoke的薩克斯風手Jaco手握啤酒笑著對我們說:「今天難得請假,天氣這麼熱,一定要喝一下。」

大學一年級開始自學薩克斯風,大二就投入爵士樂表演,27歲的Jaco待過大大小小的樂團,卻一直到加入Skaraoke後才真正開始思考要靠演奏維生的可能性。




大學時代Jaco曾去溫泉會館作場,但老闆一下子要他演奏美國老歌、一下子要台語歌,「到最後,我連蔡依林都表演了!」曾有老樂師勸他:「一定要另外有工作能夠支持做音樂,不然會過得很苦,還要常常表演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因為這樣,退伍後Jaco沒有從事專職樂手,反而成為景觀工程師。即使目前的工作條件再差(工作時數長、薪水低),他仍咬牙硬撐,就因為這份工作能包容樂團不定期的表演時間。

Skaraoke成立一年後在春吶表演受到肯定,奠定了樂團基礎。2007年獲得知名運動品牌邀請的創作和表演機會,則讓他們有了繼續發展的信心。不過除了少數大型活動,Skaraoke的表演仍然以台北為主,因為外地的邀約通常不會提供交通費,表演收入平分之後,往往連交通開支都不夠。因此如果同一時間在台北有表演機會,他們通常會婉拒其他地方的邀約。

Jaco說,政府與其每年提供一大筆錢給少數的樂團錄製專輯,不如全面補助樂手到各地表演的交通費。他甚至提出具體辦法:當日有livehouse、音樂祭等表演活動的樂團,可以向主辦單位領取「表演證明書」,做為當天交通往返的證明,據此獲得政府的交通費用減免或優惠。這樣一來,不僅增加樂團工作機會,還可以促進全台各地樂手交流。

中途加入我們談話的鍵盤手阿翔對補助交通費的提議讚不絕口,他說,對樂團來說最主要的不是錄專輯,而是增加表演機會。很多台灣獨立樂團作品的品質不足,主因就是表演舞台太少,缺乏磨練機會。

除此之外,他們認為如果政府能製作高品質的廣電音樂節目或是多辦音樂活動,都有助於樂團成長。Jaco說,目前台灣大多數電視節目邀請發片藝人,根本沒有打算認真介紹音樂,只是玩玩遊戲、整整人,讓他們曝光一下,「這根本不是我們樂團所想要的方式。」

曾到沖繩表演的他們看到一個城市對待音樂活動非常不一樣的方式。Jaco非常羨慕沖繩那種整個城市都被音樂包圍的氣氛,「音樂祭的時候,到處都是表演舞台,每天走出家門就可以看表演的感覺真的很棒,就像是去便利商店一樣。」Jaco說,音樂本來就是要給大家聽的,他希望公開表演的機會越多越好。

最後,阿翔強調,改善音樂教育環境也很重要。現在的基礎音樂教育把學生限制在某種既定的框架裡,導致全民對主流以外的音樂類型接受度很低,「我們從國小到高中的音樂課都在吹直笛,難道沒有別的選擇嗎?」說起來,政府可以介入改善之處很多,但歸根究柢,就是要創造一個更友善、更活潑的音樂表演環境與氛圍。

本期專題文章:
「真文青」們的文化治理想像: 請聽文化創造者與「想」用者的聲音
「真文青」們的文化治理想像(紀錄片篇): 如果可以自由地拍…
「真文青」們的文化治理想像(言情小說篇): 言情與物質之同時必要
「真文青」們的文化治理想像(實驗電影篇): 政府可以跟我們一樣有實驗的勇氣嗎?
「真文青」們的文化治理想像(表演藝術篇): 只要願意改善,永遠不嫌太晚
「真文青」們的文化治理想像(漫畫創作篇):國家也可以幫助漫畫家

以及...
文化部誕生的意義--簡評《文化部組織法》
失衡的文化治理,投機的創意產業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