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溪洲訪調小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溪洲訪調小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6月29日

第四期 共民間 |溪州水圳訪調紀行

撰稿/ 2011年溪洲訪調小組
(成員:石冠倫、王聖義、李威寰、江昺崙、陳欣、陳慈愔、章思偉)


訪調的路上:溪州,故事與人

七月底,我們前去溪州訪調的時候,二期稻作正要開始。不少田地已處於翻土整地階段,犁田機來來回回的,有些則已一列列的插上秧苗,為田地添上綠意了。

生活在莿仔埤圳周遭的人們,已百歲的水圳陪伴了他們一生,四十幾歲以上的農民們,兒時那「乾淨、沒水泥、可以抓魚」的水圳是共同的記憶。隨著水圳因現代化圳路的修葺及為了配合集集攔河堰的大工程,圳溝水泥化、挖深、加高、分槽,現今已無法成為孩子們的玩耍天堂。第一天吃過晚飯後,我們在濟公廟旁遇到的一位大哥,臉上帶著點無奈說:「看了就覺得危險,掉下去就上不來了啊,所以不會讓孩子接近圳路」。原來,現代的工法竟在農村帶來危險和疏離。但政府卻連整個開發案的告知都沒做好。